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 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

    材料二:全球经济还有太 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它对经济和社会会带来哪些长期影响还不十分明显……对全球化的批评者来说,它是奖励少数人而使多数人贫穷的一种力量。诋毁全球化的人还宣称,全球化的标志——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阅读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英国面临哪些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文明国家”的思考。
    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简述国际社会的对策。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后期首先工业化的国家掀起了殖民扩张的新高潮……到1900年,非洲面积的90.4%,亚洲的56.6%,美洲的27.2%,大洋洲的100%已沦为殖民地,整个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势力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形成的第三世界……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作为国际舞台上的一种政治力量,它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第三世界崛起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六十年代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英国资本总额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 英国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 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英国资本总额的增加
    D: 英国资本总额的变化得益于垄断组织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 4. 图1所示的是182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情况。图中现象反映出该时期美国(    )

    A: 城市生活环境改善
    B: 城乡的人口数量趋于平街
    C: 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D: 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1877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专利法后,超过18000项专利在1884——1913年被转让,其中约三分之二的专利转让发生在专利发行后的头三年内。由此推知,专利技术的转让(    )
    A: 开启了德国工业化进程
    B: 助推了德国经济发展
    C: 增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D: 引领德国技术的传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
    A: 手工工场
    B: 机器工厂
    C: 垄断组织
    D: 股份公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7月月考(期末)试卷
  • 7. 材料一:“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19世纪中期,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罗斯福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

    材料三: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反全球化现象呢?可以做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

    ——蔡拓《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的“计划”有哪些?这些“计划”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根据材料三,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7月月考(期末)试卷
  •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牺牲了市场竞争而获得进展,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牺牲了私人小商号而获得进展,大商业和大企业牺牲了较小的商业和企业而获得进展,而这种集中显示出由一小撮支配性实业或企业控制市场的倾向”。该现象(    )
    A: 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 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 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工业革命的发展
    C: 奴隶贸易的兴盛
    D: 信息革命的开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口和文化的迁移并不会在真空发生,迁移需要交通、通信和规范等基础设施和制度。……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随着大量国家和殖民地开始供应原料,一个更广泛的贸易秩序形成了。在基本商品中,大众用品首次变得有利可图。从事贸易的地区数量迅速上升……20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逐渐成为现实。

    ——摘编自[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

    材料二: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支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管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与航行”的重大发明成果,并概括20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