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制度
    B: 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大贵族控制
    C: 遏制民主的举措却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D: 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 2. 1880年—1914年间,美国增长率在6倍以上的20个行业中,13个是新兴部门。这些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17.6倍,相当于整个制造业增长率的4倍。如1903年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191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    )
    A: 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
    B: 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
    C: 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
    D: 科学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 3.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了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B: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不便
    C: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规范社会行为
    D: 时间的精确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试卷
  • 4. “(英国)143个席位被重新划分,其中大多数是由南部农村转给北方工业区,因而增加了工业中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发生的背景是工业革命

    ②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③有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议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 5.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阶段过渡,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美国、加拿大、英、法等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   )
    A: 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B: 不利于科技创新
    C: 违背自由主义原则
    D: 国家干预经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勃利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是原发型工业化国家,中国则是后发型工业化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政府已颁布《专利法》,保护技术发明创新。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通过《航海条例》,鼓励扩展海外贸易和市场。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大肆掠夺:有人统计,1757~1857年间,英国仅从印度就攫取了价值10亿英镑的财富不仅如此,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圈地运动带来大批的雇佣劳动力,英国的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有资料记载,当时的手工工场造一根针就要分成十八道工序,每个工人完成其中的一道工序,这样分工协作,一个工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针工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劳动工具专门化,这就为发明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因素。
    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产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借鉴哪些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下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试卷
  • 7. 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
    A: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 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联合
    D: 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迫切要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山西师大附属实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巴黎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已经懂得: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懂得: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无可推卸的职责和绝对权利。

    ——1871年3月21日《法兰西共和国日报》第80号

    材料三:(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终于在1920年代末拉制了前沙皇俄国大部分地区。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并概括其诞生的原因。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夺权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运动有何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9.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发动了两次起义,分别喊出了“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和“不共和毋宁死”的口号;1836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提出了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这些运动(    )
    A: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B: 表明工人阶级逐渐觉醒
    C: 推动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D: 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10. 马克思的推崇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马克思的突出贡献是(    )
    A: 领导英国光荣革命
    B: 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C: 发表《共产党宣言》
    D: 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