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在这次历时104天的国际会议上,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得到初步确认,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这次会议(    )
    A: 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 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
    C: 推动欧美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D: 直接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2. 在这个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  主义轨道,把他们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这个时期”指的是(   )
    A: 西方国家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
    B: 西方国家主要进行商品输出时期
    C: 西方国家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 3.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但是很快又遭到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的_______经济侵略与武力干涉。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
    A: 西班牙
    B: 荷兰
    C: 葡萄牙
    D: 美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4. 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印度的侵略严重“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这反映出当时(    )
    A: 英国加快了侵略步伐
    B: 工业革命推动印度发展
    C: 印度文明已落伍世界
    D: 印度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5. 如图是18世纪晚期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 在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
    B: 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建立商站
    C: 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实行考迪罗主义
    D: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金元外交是美国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用金元代替枪弹”,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这说明美国(    )
    A: 与欧洲国家外交关系破裂
    B: 支持拉美国家的独立运动
    C: 开始向拉美倾销商品
    D: 意在加强对拉美地区控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以下漫画创作于1904年。画中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右肩扛着大棒,左手牵着美国军舰,腰间配着枪和刀,光着脚在加勒比海巡游,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环绕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和城市是墨西哥、巴拿马、委内瑞拉、古巴和圣多明各(多米尼加首都)。该漫画意在表明(   )

    A: 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统治宣告结束
    B: 独立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加勒比海地区
    C: 拉丁美洲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美国利用武力干涉拉丁美洲国家事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8. 以下漫画由(美)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REDSEA)。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LAKE),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该漫画意在表明(    )

    A: 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
    B: 美国利用武力干涉非洲国家事务
    C: 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
    D: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天津市和平区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以及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冲击,殖民政府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就的恶果”,并表达了对“保护和改善森林的巨大忧虑”。因此,殖民政府在孟买、马德拉斯、缅甸、西北省、中央邦、奥德等地建立了森林管理机构。森林管理机构的两大目标是保护森林、获得税收。19世纪30年代殖民政策进入新阶段后,其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都逐渐明朗。但殖民者对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使命的完成都不彻底,一般说都是在进行一定阶段后半途止步。这同样是由其卑鄙私利决定的。为了巩固殖民统治,它需要谋求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封建势力的支持,为此就需要自觉地与旧势力妥协,人为地保留某些旧的制度与结构;而说到建设性使命,殖民者虽然不得不实行,却绝不愿看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真正出现一个新社会。

    ——摘编自孙中华《英国殖民统治对 印度森林的影响(1757--1947)》等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 10. 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下列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国家

    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

    人口(万)

    英国

    370

    5700

    法国

    360

    3650

    德国

    100

    1470

    比利时

    90

    3000

    葡萄牙

    80

    900

    A: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
    B: 各国所占非洲殖民地面积与经济实力成正比
    C: 西方列强由此开始了对非洲的大规模商品输出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扩张与争夺的进一步加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