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两者都:(    )
    A: 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B: 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C: 强化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 受到美苏两国操纵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部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2. 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

    注:撤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

    A: 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 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 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D: 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2021年普通高校历史6月招生选考试卷
  • 3.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和平主义思想和厌战情绪在美国国内日趋高涨。著名作家如欧内斯特·海明威等反战小说有着广泛的影响。以孤立主义的参议员杰拉尔德·奈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火制造和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披露了政治和垄断资本家同英、法相勾结的内幕,证明美国是被追逐利润的大银行和大军火制造主拖进战争的,认为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错误。孤立主义与和平主义思想遍及各阶级和各阶层。随着法西斯国家的扩张,美国国内出现反对法西斯侵略的群众运动,为西班牙人民募捐钱款、粮食和衣服等,并组织医疗队和3000人的志愿军赴西班牙作战。美国人渐渐意识到这种孤立已与历史潮流相悖,并不能有效地维护美国的利益。1939年9月21日,美国修改中立法,决定实施“现款现运”。鉴于德国的运输力和支付能力远逊于英、法,所以英、法在此政策中获利更大。1940年3月,美国签署《租借法案》,决定向盟国提供援助,并拨款70亿美元作为建立和运输租借物资之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的炮声促使孤立主义终结。

    ——摘编自刘梦然《浅析二战中美国孤立主义的终结》

    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美国孤立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孤立主义结束的因素及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4.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结束后,为了瓜分殖民利益和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1919年,在英法主导下,国际联盟成立。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英、法、美、苏对日本侵略行为保持沉默或者仅仅予以口头上的谴责。1933年,国联关于中国东北问题的《李顿报告》中虽宣布九一八事变是侵略行为,但并未对日本采取有力的制裁措施,之后日本退出了国际联盟。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对意大利采取了财政和经济制裁,但并未对意大利实行石油禁运,使得意大利可以继续发动侵略战争,1937年,意大利退出国联。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无视凡尔赛体系的有关规定,公然破坏《凡尔赛和约》,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进行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行动,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对于德国破坏和平的行为,国联仅仅对德国采取口头上而非强制性的手段制止。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国联在应对法西斯侵略方面的作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联的历史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5.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是(    )
    A:   缓解国内北洋军阀的统治危机
    B: 提高中国劳工地位
    C: 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
    D: 支持英法盟友作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一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考试试卷
  • 6.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

    材料一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

    主要内容

     

    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材料二  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个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于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为此,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在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确立了雅尔塔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打败法西斯并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意日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土的归属与边界;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以美苏两极对立为基本特征的雅尔塔体系在欧洲也就终结了,但在东亚,情况则要复杂些。雅尔塔体系的消解似乎开始得更早,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原因及其深远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一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考试试卷
  • 7. 熊伟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中写道:“站到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确实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一惨痛经历而变得清醒和理智,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和公正,他们仍然沿着老式的路数来思索和处理问题。”作者认为(    )
    A: 人类在一战后根本没有进行反思
    B: 各国并未吸取教训继续我行我素
    C: 一战使各国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D: —战造成的物质损失还不够惨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一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考试试卷
  • 8. 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反映的实质是(    )
    A:   要向全世界扩张势力
    B: 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C: 要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
    D: 要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条约》、《九国公约》,到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的规定,这些(   )
    A: 是列强宰割战败国的体现
    B: 说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C: 表明各国矛盾不可调和性
    D: 符合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斯蒂芬·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当我们今天平心静气地问自己,1914年欧洲为什么要进行大战,我找不出任何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也找不出任何缘故。”以下关于1914年欧洲进行大战理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③帝国主义有重新瓜分殖民地要求

    ④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军事集团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第二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