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列宁在多次广泛调研后,发现俄国“无产阶级不但是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占大多数的是农民”。为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他推动政府实行(   )
    A: 农业集体化
    B: 固定的粮食税
    C: 余粮收集制
    D: 种植玉米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2.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有5个,到1939年增加到34个,1941年增加 到37个。部门的不断增多反映出苏联(   )
    A: 经济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B: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公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
    D: 国民经济总量显著增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3. 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其全部财产,判处半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这一做法造成(   )
    A: 物价高涨,只能凭证供应物资
    B: 劳动力减少,工业化受到阻碍
    C: 政府加强干预,计划经济形成
    D: 产能低下,只好引进西方资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苏联)为了实现工业化,应用牵制手段实现工农经济的理想结合,其途径是把分散的小农户变为以公共耕种为基础的联合起来的大农庄。”下列对这一举措理解正确的是(   )
    A: 实现工农经济协调发展
    B: 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建立农庄,调动农民积极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决定由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1927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这些政策都(   )
    A: 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体现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C: 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D: 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约有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苏维埃政府这些做法(   )
    A: 有利于当时经济恢复发展
    B: 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体现
    C: 促进了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D: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全面失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提出实行大中小企业的国有化,主张消灭资本主义。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让列宁意识到在一定程度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这说明列宁的策略是(  )
    A: 继承传统,砥砺前行
    B: 实事求是,以退为进
    C: 全面学习,充分利用
    D: 彻底否定,另辟蹊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它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
    B: 它推翻沙皇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 它的胜利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
  • 9. 列宁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是指(   )
    A: 实行企业国有
    B: 允许私人企业存在
    C: 建立工农联盟
    D: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
  • 10. 据统计,苏俄(联)的农业播种面积从1920年的0.97亿公顷增加到1925年的1.04亿公 顷,同期粮食产量增加了17亿普特。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余粮收集制的实施
    C: 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