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
    A: 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
    B: 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
    C: 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D: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 君主制和议会制
    B: 君主制和共和制
    C: 立宪制和共和制
    D: 立宪制和议会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指出各部门的产生方式?
    当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两者在产生方式、任职期限、行政权力上有何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

    ①成为政党的领袖

    ②领导该政党在议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 ①②③均正确
    B: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 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D: 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政府首脑

    总统

    首先

    A: 首相、选举、任期制
    B: 皇帝、选举、任期制
    C: 首相、选举、终身制
    D: 皇帝、选举、终身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文)期中考试试卷
  • 7.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使英国走向(    )
    A: 民主
    B: 人治
    C: 法治
    D: 共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简表

    时代特点

    初等教育

    代表人物

    17-18世纪,国家无力也不重视教育,教育通过国教教会管理.

    1校:面向贫民的宗教团体慈善机关私立收费学校,设备简陋,师资缺乏,教学质量差,学校与入学入教严重不足;学校课程的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2.家庭教育:富人阶段的启蒙和升学教育,通常是在家学习阅读、写作等基本技能,宗教伦理道德及社交技巧。

    培根

    弥尔顿

    洛克

    19世纪,国家逐步干预教育,设国家教育委员会

    1870年《福尔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

    斯宾塞

    赫胥黎

    20世纪前期,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教育

    1918年《费舍教育法》;14岁以前,完成初等义务教育


    ——摘编自顾明远等《世界各国教育近代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宜局”,中国近代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传统步入现代,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而完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正是民国。与清末教育相比,民国变革体现在:清未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其次,清未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学部,民国元年共和政府成立后改为教育部。后来通过改革,省县教育行政体制确立,各省设教育厅,各县设教育局。再次,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系修订1904年清未所颁布的“癸卯学制’而成,全部学程仍分三级,仅年限较为缩短,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及及中学各减少一年,大学院不定年限。此外,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教育改革产生的各自社会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英国和中国初等教育改革内容的相同之处,并分析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四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9. 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 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因为(    )
    A: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
    B: 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C: 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
    D: 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