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阿登纳曾说:“德国问题是欧洲问题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4月15日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了。这部宪法规定,由普鲁士国王就任德国的皇帝,由普鲁士首相担任帝国首相。帝国的皇帝手中集中了“过多的、无论整体上还是部分地都不受影响的权力”。同时,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主权实际上掌握在25个邦的代表手中,各邦在对外关系方面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利。此外,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等自治权。1871年宪法不用说是德国走向统一的重要步骤,但尚未能完全实现统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联邦议会的构成上。
——据(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等整理
材料二 纳粹主义把反动的民族主义和专制主义结合起来,以反犹、反共、反对民主制度、建立专制独裁的政体,鼓吹民族扩张主义为其主要特征。德国政局动摇不定,政府更迭频繁却无力维持秩序,大资产阶级决心放弃议会制度,扶持“强有力”的政治势力上台以阻止工农运动及共产党的发展,挽救现政府之命运。在他们支持下,纳粹党在1930年国会选举中急剧发展壮大,得票率增长7倍,议员席位从12席猛增到107席。
——摘编自周希奋《从和平走向战争》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发布后,美国向驻德国的军政府发布指令,指出,“尽可能快地建设一种能养活自己的德意志经济为目标”。1948年,美、英、法召开会议宣布美英“双占区”同法占区合并为“三占区”。1949年9月15日,年届73岁的阿登纳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五天以后,他宣布,决心推行欧洲一体化政策,使联邦德国成为自由欧洲国家共同体中坚定的一员。1963年10月15日,阿登纳辞去总理职务。
——叶晓东《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