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 40 多年里,世界基本处于两极格局控制之下,期间虽不乏打破这一格局的尝试,但总体来说,直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这一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二战后,国际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世界舞台的滞后性以及冷战造成的东西方画地为牢的局面,国际间正常交往受到极大阻碍,国际组织的作用受到限制。第三世界的国家强烈要求改变建立在不合理分工基础上的旧的战后国际秩序,因而世界各国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这一现实中,推动着战后的国际秩序在曲折中发展。

    ———摘编自纪胜利《试论二战后国际秩序发展的多变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五县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第二次联考试卷
  • 2. 下图所示漫画《屠龙者》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配文为:“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该画作(    )

    A: 充满了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期待
    B: 表达了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
    C: 肯定了英国赢得阿拉曼战役的重大意义
    D: 称赞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的《大西洋宪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2021年普通高校1月招生选考历史测试卷
  • 3.  [选修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9年5月11日,诺门坎事件爆发。它是日苏之间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日本方面挑起诺门坎事件的真正原因是为侵华战争需要,目的就是针对苏联方面的援华行为,对苏联采取以攻为守,迫使其放弃援华政策。另外,日本方面挑起诺门坎事件,也是为了造成更大的反苏烟雾,以换取西方国家继续对其侵华行径采取绥靖主义政策。然而日军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对日本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都难以忘怀。诺门坎惨败使日本真正认识到苏军实力,对此后的日苏两国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不得不放弃对苏强硬政策,而且在苏德战争中也始终不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错过了“北进”的最赶时礼。

    ——据李凡《诺门坎事件爆发原因及对日苏关系的影响》编写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苏诺门坎事件爆发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诺门坎惨败的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1月)试卷
  • 4. 1941年7月,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橡胶和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日本的这一行为严重触碰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美国立即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美国的这一做法(    )
    A:   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
    B: 使日本在战略上转攻为守
    C: 有效阻止了日军的南进
    D: 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历史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年5月11日,诺门坎事件爆发。它是日苏之间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日本方面挑起诺门坎事件的真正原因是为侵华战争需要,目的就是针对苏联方面的援华行为,对苏联采取以攻为守,迫使其放弃援华政策。另外,日本方面挑起诺门坎事件,也是为了造成更大的反苏烟雾,以换取西方国家继续对其侵华行径采取绥靖主义政策。然而日军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对日本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都难以忘怀。诺门坎惨败使日本真正认识到苏军实力,对此后的日苏两国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不得不放弃对苏强硬政策,而且在苏德战争中也始终不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错过了“北进”的最好时机。

    ——据李凡《诺门坎事件爆发原因及对日苏关系的影响》编写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苏诺门坎事件爆发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诺门坎惨败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6.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其影响是(   )
    A: 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得到鼓励
    B: 导致纳粹德国独裁统治的建立
    C: 日本确立了对外侵略的国策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历史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

    ①亚非拉民族主义高涨,要求独立与民主

    ②法西斯主义兴起,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成为工业化国家

    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各国矛盾解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战争,两国将相互援助。早在1939年3月18日,英国即开始向苏联试探一旦德国入侵罗马尼亚,苏联可能做出的反应。此后英法遂和苏联保持接触,从4月15日开始转入正式谈判。7月23日,苏联建议立即转入军事谈判,法国政府遂派出杜芒克将军于8月6日会同英国退休海军上将德拉克斯自英国出发,不慌不忙地于11日始抵苏联。谈判中,双方就一旦战争爆发各自能提供的武装力量及苏军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过境问题发生严重分歧。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张伯伦并未采取任何挽教措施。法国政府在谈判中从未表现过任何主动。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莫斯科谈判中止。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莫斯科谈判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谈判受挫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1月优生联赛试卷全国I卷区(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 9. 下图所示事件结束后不久,该战场的局势演变成 (    )

    图片_x0020_100005

    A: 德年开始东西两线作战
    B: 德军准备夺取战略物资高地高加索
    C: 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D: 罗马尼亚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10.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进行“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发行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所有商品折合金圆券出售。但结果是,商品流通瘫疾,一切交易转入黑市,整个社会陷入混乱,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就急剧贬值,最后形同废纸。国民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老百姓急于将金圆券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当时美元被黄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   )
    A: 《罗马条约》的签订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C: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D: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华星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