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日本从50年代中期始至70年代前半期为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其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430亿美元,到1971年增加为2184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于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崛起(   )
    A: 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B: 促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C: 确立了政治多极化的世界局势
    D: 加快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11月)试卷
  • 2. 1960年,法国冲破美国阻挠,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声明退出“北约”。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勇敢迈出一步,推行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新东方政策”,日本也开始与美国贸易摩擦不断。这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
    A: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
    B: 美欧军事政治同盟破裂
    C: 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 欧日联合抵制美国独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3.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画的漫画《打破他的梦想》,画中人物为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人麦克阿瑟。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美苏由经济对抗转为军事对抗
    B: 苏联在争霸战争中处于优势
    C: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
    D: 揭露美国积极进行军备竞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九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4. 有学者认为,如果英国在二战后比苏联更强大,冷战仍然会发生,英国将取代苏联成为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最符合这一规点的论断是(   )
    A: 冷战源于美苏意识形态冲突
    B: 国家利益分歧导致美苏冷战
    C: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冷战根源
    D: 美苏争霸威胁双方国家安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第二次联考试卷
  • 5.   1956年10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11月,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向与会各国强调埃及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正在受到武装的强邻和强大国家们的霸占,"印度视此为联合国宪章制造的一个笑柄"。同月,联合国紧急会议以59:5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亚非19国的提案,要求立即停火,英法被迫接受。这表明(    ) 
    A: 不结盟运动取得了较大成果
    B: 美苏两国冷战对抗态势加剧
    C: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D: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试卷
  • 6. 二战后,苏联在其周边地区已经建立起一圈战略“安全带”(或“缓冲带”),但斯大林还是放心不下,尤其是对一些东欧国家,于是,很快就改变了“联合政府”政策,让各国共产党实际掌握国家权力,并向这些国家输出苏联模式体制。苏联的这一系列举动(  )
    A: 旨在确保欧洲国家的持久和平
    B: 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C: 利于团结东欧国家反霸权主义
    D: 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联合考试试卷
  • 7. 1955年,美国玛莎·葛兰姆舞团在美国政府安排下开始了亚洲巡演之旅。葛兰姆舞团每到一处,美国驻当地机构就开始渲染造势。在巡演期间,美国政府安排葛兰姆舞团会见当地精英人物,成为魅力十足的“文化大使"。美国葛兰姆舞团的“亚洲巡演之旅” (     )
    A: 表明了美苏冷战有所缓和
    B: 拓宽了冷战斗争的渠道
    C: 一定程度上助推冷战爆发
    D: 促使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齐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强调,北约组织应是一个彼此完全平等的主权独立的国家的联盟,而不能是一个含有主从关系的组织。戴高乐的主要意图是(   )
    A: 重塑法国大国威望
    B: 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
    C: 提升欧洲国家地位
    D: 扩大法国军事影响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1995年10月,第11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卡塔赫纳召开。下列项中不可能成为本次会议议题的是(   )
    A: 反对两极格局
    B: 推动世界多极化
    C: 反对殖民主义
    D: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A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向苏联大使强调:“肯尼迪总统早就想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走这些导弹……这次危机一结束,这些导弹就会拆除。”苏联……同意拆除导弹并让联合国代表前往核实拆除工作。

    材料二:无论美国和苏联都从这次危机中更尖锐地看到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固有的风险和核讹诈政策的局限性……此后美苏不再动辄以核武器来彼此炫耀和对抗,而且开始就核武器的控制达成某些协议。

    材料三:经过这次对抗,美国还认为,美苏都有大量的核武器,处境相同,对核战争的风险有共识,苏联对此比较“理智”,而中国则更加危险。故而美国进一步加强在亚洲遏制中国,甚至希望利用苏联来制约中国。

    材料四  美国的盟国担心,超级大国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而另一方面,当它们遭到攻击时,美国又可能不愿冒其自身核毁灭的风险来保护它们。戴高乐指出:古巴事件使人们再次看到,由于核僵持,美国的保护伞不可靠了,欧洲必须靠自己,法国必须有独立的核力量。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古巴导弹危机及影响》

    据材料一、二,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得以成功化解的原因。
    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及其解决对中国和西欧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关系问题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