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 国王“统而不治”
    B: 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C: 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D: 三权分立制度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


    材料四: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材料五: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和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摘自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的一次讲话

    材料五中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怎样的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英国(  )
    A: 确立了两党制
    B: 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
    C: 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 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  )
    A: 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 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C: 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 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
    A: “光荣革命”是历史倒退
    B: 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 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
  • 6.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
    A: 实行责任制内阁
    B: 削弱了议会立法权
    C: 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锁定)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8
  • 7. 英国的某项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同时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 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 名。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这反映出英国(    )
    A: 代议制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B: 议会开始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C: 无产阶级获得参加政权的机会
    D: 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变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秦朝政府组织机构

    图二:明朝政府组织结构图

    材料二:“西洋各国议院员绅由民推选,大抵皆取器识明练、才辩锋生者,而尤以家道殷实为第一要义,群谓之‘体面人”……盖视此为扬名成业之具,而非为养身肥家计也。议员中资深望重者,可举为宰相及各部尚书,或为伯理玺天德(总统),或有稍玷其声誉者,则终身无再选之理。故近来欧洲之官,以贪墨著者尚少。”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朝和明朝官制的主要不同点。
    据材料二提炼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并用辩证法对该制度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一次统练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清初,凡军国大政,皆交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会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其成员概由满族贵族组成,汉人不得参与。这种满族贵族专制的形式,不仅和皇帝独揽大权相抵触,而且也不利于清朝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雍正即位后,对诸王的权势做了进一步的限制,又于1729年(雍正七年)设立军机房,并于1732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参加军机处的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被选入军机处者都是皇帝的亲信。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不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无权预决军国大政,即军机大臣也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到了汉诺威王朝时,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以外国人的身份入主英国,对英国的情况不甚了解,无法对许多政治问题发表中肯的意见,而且他们不懂英语……久而久之,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就成了惯例,内阁只需要在会后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而国王在1714年以后,从来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尔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事实上,沃尔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

    ——摘编自吴于虚、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英两国在政治形态方面各犮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当时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衡阳市水口山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
  • 10. 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 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C: 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10月月考试卷(普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