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表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三国经济年平均増长率。这一状况促使三国(   )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1963-1973

    1.9%

    3.8%

    4.6%

    1974-1979

    -0.1%

    0.8%

    2.7%

    A: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
    B: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
    C: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8月开学考试试卷
  • 2. 表3是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970

    1971

    国际收支

    -39

    -24

    -12

    -27

    -28

    -23

    -14

    -36

    -16

    -61

    -30

    -220

    黄金储备

    178

    169

    160

    155

    154

    137

    132

    121

    109

    119

    111

    102

    据表可知(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
    B: 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C: 欧元诞生冲击了美元霸权
    D: 国家干预造成财政赤字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综合能力测试(一)试卷
  • 3.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凯恩斯主义受到美国重视,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凯恩斯主义。这表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
    A: 国家干预经济盛行
    B: 强化政府行政权力
    C: 市场经济不复存在
    D: 经济危机不断爆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定位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出现了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等题。……40多年来无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改革创造的外部监督都不是真正的外部监督,监督主体一定程度上只是治理者的化身、不是来自治理体系外部的主体,效率低下问题仍得不到根本解决,亟待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并谈谈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1世纪中国推行“一带一路”的背景和目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第六高教育集团瑶海校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文化素养测试试卷
  • 5. 【近代西方国家的扶贫政策】

    材料一: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以行政救济和收容来缓解圈地运动引发的贫困等问题。1723年,英国在各教会区设立济贫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由放任理论认为对贫困劳工不宜帮扶过多,因而1834年议会通过新济贫法,迫使多数贫民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经济危机与二战的打击,英国越发走向“贫困之路”。1942年,英国颁布《贝弗里奇报告》,指出摆脱“贫困之路”方案,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并着力形成一个以凯恩斯思想为指导的福利体系。1946年《国民保险法》和1948年《国民救助法》通过后,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但英国的贫困问题仍持续恶化。

    ——摘編自杨敏《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等

    材料二:最早到达美洲新大陆的移民主要是靠互帮互助来度过难关,移民到达新大陆不久之后很快就效仿英国建立了济贫制度。1929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强烈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责任。当时的美国总统死抱着“自愿救济”和联邦政府不参与社会救助的信条,未采取任何措施。1933年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并于当年5月签署了《联邦紧急救助法》,标志着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联邦紧急救助署的成立,开辟了公共救助的新纪元。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部法律一改济贫制度下事后救济的做法,将贫困的预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社会救助立法的里程碑。该法案在对待贫困问题上采用了两道防线,即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该法案主要目的就是将失业者、儿童、妇女、老年退休人员与残疾人纳入公共援助体系,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援助计划。

    ——摘编自于婷《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英国重视贫困治理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社会保障法》的颁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底联考试卷
  • 6.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欧各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态日益膨胀,一度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经济危机的爆发
    B: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 “新经济”的出现
    D: “福利国家”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理科)
  • 7. 2020年,新冠疫情笼罩下的许多行业停摆,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对此,许多国家推出了各种补贴:美国政府特批了纾困救济计划;日本为每位国民发放10万日元:英国政府推出了“薪酬计划”;加拿大各级政府向企业提供无息贷款;德国政府向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发放500亿欧元补助款。上述材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   )
    A: 加大了国民福利投入
    B: 改善了广大人民生活
    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 缓和了国内各种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文科)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几乎“把资本主义带到一个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社会崩溃却并未发生。有学者认为“主因在各国鉴于惨痛教训,大萧条之后纷纷设立了社会福利制度”。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事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需要进一步激励士气和增强社会团结,这也推动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1941年,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障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摘编自杨敏、郑杭生《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文科)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 法国 18—19 世纪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789年

    制定了最早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定,要求教会财产收归国有

    1792年

    建立临时保护机制“国家艺术品基金”,专门保护艺术品杰作

    1823年

    维克多·雨果有感于文化遗产被大量破坏的现实,在其诗作《黑段》中,用独特夸张的语言痛斥文物古迹的破坏者,激发起人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1830年

    设立历史建筑总督察的职位,专司建筑记录、保护和修缮,并配备了专项资金

    1837年

    改革已有的文物建筑委员会,其成员由建筑师、考古学家和政府官员共同组成

    1887年

    颁布世界历史上首部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历史纪念物保护法》

    ——据杨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道》等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第五共和国成立后,法国将文化遗产保护列为国家五年计划的重要战略。为应对城市拓展、人口安置引发的社会问题,1962 年的《马尔罗法令》明确文化遗产范围包括文物建筑周边环境。20 世纪70 年代,由于中央财政负担的加重,法国政府下放文化管理权,地方遗产基金会和协会成为遗产保护重要参与者。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面对美国文化的扩张和经济竞争,法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组织大量的文化遗产活动。几百年来,尽管经历王朝频繁更替、战争侵扰以及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强烈冲击,法国的文化遗产仍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据邵甬《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现》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19 世纪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法国调整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7月零诊摸底测试试卷
  • 10. 1970 年,尼克松在《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中提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据此可知 (   )
    A: 自由放任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
    B: 西方福利制度不利于国家稳定
    C: 国家干预导致经济陷于"滞胀"
    D: 政府期望平衡社会公平与效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7月零诊摸底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