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选)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进程。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政局持续动荡的原因,并指出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德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2. 英美法德四国在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似性,该相似性是指(    )
    A: 强调法制化
    B: 突出渐进性
    C: 体现彻底性
    D: 推行混合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恩格斯曾说:“(英国19世纪初)下院通过它的贿选问题委员会宣布下院是靠贿赂选出来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不是靠贿赂而是由选民自由地选出来的。”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
    A: 营私舞弊充斥各个社会领域
    B: 代议制民主仍受制于财产多寡
    C: 腐败已成为主要的社会同题
    D: 基层民众仍不享有民主权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古代欧洲,宗教与世俗君主并立。君主掌握世俗君权,管辖世俗界,教会则在精神世界里掌握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二:存在于血缘的自然经济基础和等级阶级结构之上的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材料三:通过与君权的博弈,贵族们将其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的贵族精神传统保存了下来。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代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形态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影响?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当中西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怎样的冲击,试概括其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承智班)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
    A: 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 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C: 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 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近代英国崛起的动力在哪里?一位学者比较研究近代英法两国时发现:“英国正在走向自由主义、国会统治和进步;而法国则不断加强贵族政治,‘封建主义’以及浪费――简言之,加强旧制度”“英国是宪法国家而且相对自由一些,而法国却是专制主义和独裁主义的国家。”这位学者进而得出的结论是(    )
    A: 自由主义是英国崛起的前提
    B: 国会统治和进步是英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C: 宪法为英国崛起奠定了基础
    D: 制度变革是崛起的主要动力之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检测试卷
  • 7. 光荣革命后,英国政府先改组内阁而后大选是当时的常例。1693年,威廉三世改组混合内阁,任用辉格党人组成一党内阁,后经大选辉格党成为下院多数党。辉格党内阁的组建表明英国(    )
    A: 国王仍拥有行政权力
    B: 国王完全掌控下议院
    C: 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
    D: 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中国近代一位学者写道:“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政体特征与材料所述比较接近的近代国家是(    )
    A: 中华民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9. 阅读材料:

    材料一:(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来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三,概括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10. 1842年成书的《海国图志》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国主若欲征税饷,则必绅士会允从,倘绅士会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若绅士会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
    C: 美国总统共和制
    D: 徳国君主立宪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