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83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从1980年的7—11%,下降到1984年的4—8%,并在四年内把政府的公共开支降低4%,严格控制财政赤字。这表明英国政府(   )
    A: 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B: 以货币贬值来刺激经济
    C: 以增税为工作的中心
    D: 调整了经济的增长模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1970~1978年英国社会福利支出增长率变化表(单位:%)。由如表可知,英国(    )

    年份

    社会服务

    教育

    保健

    住房

    1970﹣1974

    5.0

    6.3

    4.3

    7.4

    1974﹣1975

    9.0

    0.4

    1.0

    44.2

    1975﹣1976

    2.1

    1.8

    3.2

    ﹣11.7

    1976﹣1977

    1.0

    ﹣0.3

    0.8

    ﹣1.0

    1977﹣1978

    ﹣0.9

    ﹣3.6

    0.8

    ﹣9.4

    A:  经济状况制约政策实施
    B: 逐步向非福利国家转型
    C: 政府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 社会保障对象显著缩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政府开始实施五年计划,在随后的两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增长率分别14.8%和20.9%,而同期农业增长率分别为5.5%和2.0%。农业农村发展滞后,既无法满足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无法为工商业产品提供市场。1970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为提升自身及所在民主共和党的威信,争取农民的大力支持,开始推行”断村运动”。运动初期,政府向全国所有行政里(村)无偿提供水泥,用于乡村公共基础建设,意在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自助、协同精神。70年代末,政府推动行政村成立了开发委员会,重点发展畜牧业、特色农业以及农村工厂。80年代,运动进入国民自发阶段,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等手段,着重调整农业结构,培训和信息、宣传工作由民间组织来承担。80年代末,这条韩国自行摸索出的农村现代化之路基本结束。

    ----摘编自张薇《韩国新村运动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韩国开展"新村运动"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韩国“新村运动”进程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开始实施其国有化竞选纲领。在此期问,工党政府陆续颁布了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包括将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并使之具有中央银行资格。具体可知英国(    )
    A: 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 政权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C: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措施
    D: 出现经济“滞涨”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工业最发达)七国首脑会议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降低了“调门”,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发展成了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在每次首脑会议的公开声明中,都倡导“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据此可知当时(    )
    A: 七国集团内部矛盾难以调和
    B: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面临再调整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强化
    D: 美苏两大阵营的关系暂时缓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泸县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如果继续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上述两难命题可以反映(    )
    A: 胡佛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
    B: 罗斯福新政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C: 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在苏联的表现
    D: 英国撒切尔新政府削减社会福利的背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九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7. 二战后英国工党以“要让民众幸福,建立从生到死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为竞选口号,联邦德国政府采取“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法国戴高乐政府实施国有化和经济计划。这表明当时(    )
    A: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完善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
    C: 西方推行人民资本主义
    D: 西欧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如表是美国二战后不同时期实际 GDP 及其他若干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影响美国战后经济波动的因素主要有(    )

    时期

    实际 GDP

    (年均复合增长率)

    私人国内总投资

    (年均复合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

    (年均复合增长率)

    失业率

    (年平均失业率)

    1950~1973

    4.2

    5.7

    2.8

    4.8

    1974~1982

    2.0

    0.5

    0.9

    7.2

    1983~2007

    3.4

    4.7

    2.3

    5.8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   ②殖民体系的变化  ③经济政策的调整   ④霸权地位的丧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9.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塞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国家对经济调节的最好方式是计划化,但所谓的“法国式计划化”,就是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把人对自由的追求、个人创造性的发挥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方向统一起来。马赛的“法国式计划化”(   )
    A: 把“计划”定义为计划经济
    B: 是国家协调社会力量的发展方式
    C: 主张实行完全的市场调节
    D: 是对“滞胀”引发经济危机的反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应城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暑期拓展摸底测试试卷
  • 10. 历史学家钱乘旦曾写道:“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这里修补的“两个方向”具体指(    )
    A: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和西欧国家建立共同体
    B: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推行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推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政策和西欧国家一体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县明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