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二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度语和英语,而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在埃及,官方宗教和官方语言分别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但也有不少人信仰基督教并使用英语和法语。这体现出新兴民族国家(    )
    A: 完全摆脱宗主国影响
    B: 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
    C: 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D: 独立过程中留有隐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2. 下图所示为2020年11月底刊发的一幅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B: 世贸组织难以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困局
    C: 美国经济政策带有冷战色彩
    D: 亚太经合组织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合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3. 2016年11月,特朗普以“美国优先”的口号赢得总统选举,并借助台湾问题极力打压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中美关系成为焦点。图3是作于2016年12月、反映中美关系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意在揭示(    )

    A:   美国霸权主义侵略行径始终如一
    B: 国际秩序构建遵循的是丛林法则
    C: 中美关系的主要分歧是规则冲突
    D: 中国已经掌握了国际话语主动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藏书楼,主要是为了维护和满足皇家或官府的利益和其他一些需要而设立的,当时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机会看到这些藏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创立强学会,学会创设了具备近代图书馆性质的“书藏”,所列图书主要用来“启迪民智”,但四个月后就被查封。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创办各种形式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到1914年,全国除个别省外,共创建了省级公共图书馆18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也直接参与了图书馆的工作,如:1919年秋,恽代英等人在武昌创办了利群书社,但一年后湖北兵变,书社在战火中被焚毁殆尽;1920年7月,毛泽东等人在湖南创办了一个公开发行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书刊的文化书社。

    ——摘编自赵玉光、文玉萍《中国图书馆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公共图书馆在英国逐步兴起,它们由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且主要集中在工业城镇,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是英国以及世界图书馆界的巨擘,该馆建馆的藏书除一部分来自皇家图书馆外,大多为私人藏书汇集而成,许多伟人、学者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自己的著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77年在伦敦成立了英国图书馆协会,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图书馆协会之一。该会成立后推动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同时开展了国际协作。

    ——摘编自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综述》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近代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面临的困难。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发展的特点。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社会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5. 下面是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贸易占其全部对外贸易比重表(部分)(单位:%),据此可知(    )

    年份

    国别

    1985年

    1990年

    1992年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法国

    53.7

    59.4

    62.7

    64.9

    63.1

    65.7

    德国

    49.7

    53.1

    54.3

    54.3

    54.1

    54.7

    欧共体12国

    54.9

    53.4

    61.0

    58.8

    61.3

    59.3

    A: 欧共体对区域外奉行贸易保护政策
    B: 西欧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C: 法德加强国家干预减少了贸易逆差
    D: 欧共体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罗田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6.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美国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不仅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根基,而且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材料意在强调文化认同(  )
    A: 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B: 促进了跨国文化交流
    C: 是长期历史演进的结果
    D: 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联考试卷
  •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没落”“衰败”的悲凉气氛中,许多学人对自身文明的前途怀抱忧患意识,甚至掀起了一股“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研究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学术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形成了19世纪以来中学西播的一次高潮。当时西方学者的做法意在(  )
    A: 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B: 揭露欧洲文明的弊端
    C: 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D: 反省重建欧洲的文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联考试卷
  • 8. 独立后的印度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这表明(  )
    A: 印度现代文化呈多样化特征
    B: 移民文化是现代印度文化的主流
    C: 西方文化被强加到现代印度
    D: 现代印度被动地对文化进行重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联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材料二:

    在国会中关于排华法案(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辩论中提到了中国移民不愿同化的问题。俄亥俄州众议员伊兹拉泰勒认为:“中国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美国的法律规定只有白人和本土出生黑人的后裔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如果说中国人不可同化,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给予这样的权利。他们在加州的遭遇能够让他们接受被同化吗?

    ——摘编自曹雨《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
    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移民社会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联考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冷战结束后,国际军事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轻重正开始走上前台,进入主战场。在本国的技术、人力、资源、资金都有限的条件下,加入区城集团无疑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借助其他经济实力强大和资源、资金雄厚者发展本国经济,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落后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多数国家陷入滞胀或负增长阶段,导致各国、各经济主体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从生产、贸易、金融三个角度看,区域集团化都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刺激经济增长并加快全球化的进程。由于加盟国之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从制度上确立自由贸易体制的区域性经济联合组织迅速增加。同时,区城集团内部的平等协商与互利合作,这在总体上有利于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也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

    ——摘编自谢晓平王淑芳《区域集团化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据专家测算和世贸组织统计,二战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只有40%左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1995年后保持在8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超过19%。由于实体部门间国际交换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服务,而且其实现程度又日益受到金融产品交换本身的市场变化规律的支配,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各国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重点。

    ——摘编自裴长洪林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根据材料二,归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策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