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学者指出,如果以往世界政治基本上是大国强国的游戏,那么现在则是所有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都参与的全人类的游戏。该观点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国际秩序日益走向混乱
    B: 大国强权意识普遍衰退
    C: 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 全球治理主体已多元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2022届高三历史四模试卷
  • 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个重要研究机构的高层承认:在农业方面发挥强大竞争力的美国,现在犹如战前日本的殖民地,提供农产品和原料为先进的现代工业机器效劳。这一结论可以看出当时(   )
    A: 日本的产品扩张暴露出新殖民倾向
    B: 美国农业传统优势受到日本的挑战
    C: 日本掌握对美国原料进口的主动权
    D: 美国对日政策带有冷战思维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3. 如表所示为近年来一些学者和政治人物在欧洲与美国关系问题上的见解。这反映出(   )

    身份

    主张

    学者罗伯特

    “现在是停止说欧洲人和美国人具有共同的世界观的时候了。在极其重要的力量——力量的功效、力量的道德性和力量的期待问题上,美国人同欧洲人的看法大相径庭。”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

    “当前,有帝国主义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对美国战略产生的民族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影响比二战结束以来任何时候都大。”

    欧洲改革中心高级研究员弗茨

    “我们不应该再说欧洲和美国具有类似的世界观。”

    A: 美国企图建立的单极世界已被打破
    B: 国际力量的对比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C: 欧洲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并行不悖
    D: 欧洲放弃冷战思维致力于世界和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2022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三模试卷
  • 4. 据下表可以推知(   )

    表: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5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的贸易

    +2.0

    +10.7

    -5.8

    -17.8

    A: 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B: 布雷顿森林体系迅速瓦解
    C: 日欧各国制造业发展迅速
    D: 美国的工业生产萎靡不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二模试卷
  • 5. 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移民约有1.75亿,其中5600万在欧洲;据联合国人口司推断,2005年初国际移民的数量约在1.85亿至1.92亿之间,其中欧洲是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是(    )
    A: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C: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D: 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2006年,英国女记者梅勒尼·菲利普撰书指出,英国的多元文化政策使得伦敦成为了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国际中心;2010年8月,前德国联邦银行董事会成员蒂洛·萨拉辛写作《德国自我毁灭》一书,批评德国自身繁荣稳定的基础正在被外来移民侵蚀。这反映了(    )
    A:   逆全球化倾向的存在
    B: 极端民族主义的出现
    C: 欧洲移民政策的失误
    D: 国际社会交流的式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7. 二战后美苏争霸期间(20世纪50~90年代初),双方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不堪重负-仅在工业品的出口方面,苏美两国落后于西德和日本。由此可见,美苏争霸客观上(    )
    A: 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 助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C: 使美国丧失了霸权地位
    D: 加剧了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与不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4月高考模拟试卷
  • 8. 尼克松政府上台后,认识到美国面临重重危机,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实行战略收缩和防守,以“缓和”取代“冷战”,以“谈判”代替“对抗”。造成美国当时进行战略调整的外部背景是(    )
    A: 美国经济陷入严重“滞胀”
    B: 多极化趋势带来的挑战
    C: 苏联改革突破斯大林模式
    D: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22年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9. 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的时间轴,该时间轴的主题为(   )

    A: 经济全球化
    B: 政治多极化
    C: 社会信息化
    D: 文化多元化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10. 由于世界贸易转移的效应,大部分区域组织协定的目的实际上是从区域外的竞争中产生贸易转移,即通过内部合作来对抗区域外国家。如欧共体成立以来,各成员国相互间的利润从1958年到1980年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但发展中国家对欧共体的出口却大幅下降。这表明(   )
    A: 欧共体对外贸易额居世界首位
    B: 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C: 区域经济组织本身具有排他性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了资源的互补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安康市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