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对导致下表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    )

    1936年和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地区)所占比重表

    各期各国(地区)总计=100

    年份

    香港

    日本及台湾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苏联

    其他

    1936

    1.9

    16.6

    19.6

    11.7

    15.9

    1.9

    0.1

    32.3

    1947

    1.8

    1.7

    50.1

    6.9

    /

    1.2

    0.3

    38.0

    (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

    A: 两极对峙;西欧的衰落
    B: 德、日的投降;中美新商约签订
    C: 西欧的衰落;苏联崛起
    D: 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2. 图2所示为1996—201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劳动生产增长率(单位:%)。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图2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基本形成
    B: 新兴经济体间的经济联系合作加快
    C: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得到改善
    D: 发达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3. 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除了加强区域合作外,还经常一起召开会议呼吁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联合起来反对强权政治。这些现象(   )
    A: 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很大
    B: 体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C: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D: 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海南省2021届高考历史压轴试卷
  • 4.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名为“中国与世界:理解变化中的经济联系”的报告,从多个维度探讨了中国与世界之间正在发生变化的经济联系。其中下图说明(   )

    注:七大经济体指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英国和美国。

    A: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B: 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相对下降
    C: 中国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
    D: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相对上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压轴试卷
  • 5. 20世纪70 年代以前,联合国关注的是“传统安全”,包括国家安全、主权独立、民族国家平等的安全和免受外来干涉、军事侵略的安全。20世纪70 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非传统安全”受到联合国的重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联合国职能的扩大
    B: 世界主导力量的交替
    C: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 国际政治局势的缓和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
  • 6. 19世纪以来,专业史家倾向于将世界历史划分为不同国家来考察。近年来,更多史家改采以跨区域、大陆、半球、大洋和全球为单位的历史研究法,这被看作是当前史学的全球转向。这一变化(   )
    A: 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合作趋势加强
    B: 反映了全球化下国家意识的衰微
    C: 基于世界文明交往和互动的深入
    D: 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历史质量检测(四)试卷
  • 7. 表3为1978至1988年世界半导体芯片生产情况统计。

    1978至1988年世界半导体芯片的生产情况(%)

    年份

    型号

    美国

    日本

    欧共体

    全世界合计

    1978

    4K

    87

    13

    0

    100

    1982

    16K

    61

    34

    5

    100

    1984

    64K

    38

    58

    4

    100

    1986

    256K

    15

    82

    1

    100

    1988

    1M

    5

    91

    3

    100

    表3

    表3中的这些变化(   )

    A: 加剧了美日之间贸易摩擦
    B: 促使 “三足鼎立 ”局面形成
    C: 使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D: 使世界科技重心向日本转移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岳阳县2021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考试试卷
  • 8. 《世界不是平的》的作者尖锐地指出:“技术进步并不能决定全球化,因为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也不可能是平的。全球化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全球化也并不是一条单行线。”作者意在说明(   )
    A: 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无法持续
    B: 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的新思维
    C: 科技进步是全球化发展动力
    D: 经济多元化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三模试卷
  •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级分化已经消失。”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准确的解释应该是(   )
    A: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形成
    B: 两极格局被三个世界所取代
    C: 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 不结盟运动开始出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民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图1所示为20世纪80年代的漫画《边境计划·柏林墙是这样的》。该漫画(   )

    A: 旨在维护战后美苏的政治利益
    B: 说明两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C: 反映了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
    D: 揭露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