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到正在形成的全球政治中,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国家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
    B: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C: 原先的超级大国已经衰落
    D: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下图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

    国家

    年份

    1991

    1997

    2001

    2005

    2009

    美国

    157

    175

    186

    175

    140

    欧盟

    134

    155

    143

    157

    152

    日本

    119

    112

    105

    81

    68

    中国

    0

    4

    11

    15

    34

    其他

    47

    10

    26

    33

    45

    A: 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B: 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D: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1981-1985年,美国把危害生态的投资35%放在发展中国家;全球每年有害垃圾5亿吨,90%来自发达国家,大部分被转移到第三世界。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
    A: 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
    B: 完全被发达国家所控制
    C: 导致了第三世界长期落后
    D: 引发了南北之间新的矛盾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二次统一检测(二模)试卷
  • 4. 据统计,截至2017年,亚、非、欧、美各大洲都已组成数十个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或跨区域经济集团,如东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欧亚合作组织等。这反映出(   )
    A: 各国都倾力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B: 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地区的盛行
    C: 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依赖性强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不断发展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普通高考测试(一)试卷
  • 5. 图所示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近期世界经济发展的统计及预测。由图可知(   )

    A: 发达国家丧失经济竞争优势
    B: 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C: 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增强
    D: 经济全球化改变国际政治格局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高三历史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 6.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这反映出自由贸易区(   )

    ①是全球性的国际贸易组织           ②增强区域集团的经济合作

    ③成为区域集团的主流形式           ④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统一练习(一模)试卷
  • 7.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达成的一项重要军控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支柱之一。2019年8月,美俄相继退约,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人们担心,条约退场将冲击全球战略稳定,刺激军备竞赛,影响欧亚安全形势,削弱国际军控体系。中国是美国退约重要借口之一,条约作废势必深刻影响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中导条约》从诞生、发展到消亡,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演变动因,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际格局变迁。20世纪80年代,苏美攻守异势促成了《中导条约》的诞生;进入21世纪后,北约对俄的挤压以及中导技术扩散促使俄罗斯抛出条约全球化倡议;近年来,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促其选择退约。但美俄两国政治形势变化及领导人更迭也深刻影响了条约的“生、住、变、灭”的时机和方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与当时高涨的核裁军运动为签署《中导条约》提供了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理念,频频废约“退群”,《中导条约》随之沦为牺牲品。

    ——摘编自郭晓兵、龙云《(中导条约)与全球战略稳定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导条约》签署的背景和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导条约》的废除原因,并分析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4月联考试卷
  • 8. 历史上美欧曾大力推动WTO仲裁机制的建立,但近年来,美国因在某些议题领域败诉的概率逐步上升且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不满WTO并阻挠其上诉机构改革,指摘WTO相关条款中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特殊条款。这说明(   )
    A: WTO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利益
    B: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 美欧反对WTO的仲裁机制
    D: 全球治理体系需要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4月联考试卷
  • 9. 图6是1978-1992年中国与美国、巴西和印度等国人均GDP增速对比图。对这一时期经济增速解读正确的是(   )

    图6

    A: 欧美国家整体趋向衰落
    B: 亚洲经济地位迅速提升
    C: 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经济
    D: 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三模)试卷
  • 10.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的“全球转型”是全球现代性的变革:工业政治经济模式取代了农耕政治经济模式;迅速而频繁的技术变革取代了缓慢而间断的技术变革;新的意识形态挑战了私人化的复合君主政体,并通过赋予人民主权和领土与国家相连来重塑领土主权国家,理性国家借助这些意识形态获得了合法性并取代了专制政体……世纪与它之后的20世纪与21世纪紧密相关,而与之前的世界历史截然不同。

    全球转型的第一效应就是使得多个地区性国际体系被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全球性国际体系之中,在这个体系中,世界各个部分不仅在经济和文化上紧密相联,也在军事--政治层面彼此攸关;第二效应则是生成了诸多行为体;理性民族国家、跨国公司、政府间国际组织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它们已成为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这些变化意味着“19 世纪见证了当今我们所熟悉的国际关系的诞生”。

    --据巴里•布赞、乔治•劳森《全球转型--历史、现代性与国际关系的形成》评价材料中关于全球转型的观点。(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的任意一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文科综合历史3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