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  )
    A: 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B: 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 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 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  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三大原则”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某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楓、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

    ——《潘恩选集》

    材料三 根据1949年的《议会法》,上院对下院所通过的法案,只能行使一年的延置权,一年之后,法案将自动成为法律,送英王批准。1963年制定了一项《贵族法》,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因为作为贵族,他们无法参加大选,不可以成为下议员,因此也就不可能作为党的领袖进入到主流政治中去。

    ——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英国政体有何变化?(8分)
    材料三中“主流政治”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议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3.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4. 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一举措(  )
    A: 标志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B: 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C: 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 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5.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 君主
    B: 议会
    C: 内阁
    D: 最高法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6.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在《斯图亚特时代的英国(1603~1714)》中写道:“(《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
    A: 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B: 削弱了议会的立法权
    C: 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7. 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
    A: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 大革命后的法国
    C: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 统一后的德意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8. 有一篇文章写道:当国王侵犯到民众的私有财产时,他们又会依靠法律,支持议会,奋起反抗。但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共和国时期,随着克伦威尔个人独裁统治的继续,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位的心理在社会上尤(油)然而起。这篇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 《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B: 《血腥风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C: 《千秋功罪:克伦威尔的国王梦》
    D: 《专制到民主:光荣革命的另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9.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体现在
    A: 国王和上议院
    B: 国王和内阁
    C: 国王和下议院
    D: 内阁和上议院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
  • 10. 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
    A: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两党制的形成
    C: “光荣革命”的胜利
    D: 《权利法案》的颁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