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不实用的美丽艺术品
    B: 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
    C: 美国联邦宪法具有明显局限性
    D: 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

    A: 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B: 导致了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
    C: 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D: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 3.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这反映了(     )

    A: 分权制衡
    B: 司法独立
    C: 自由平等
    D: 人民主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五)
  • 4. 美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没有建立英国的那种君主立宪制,而是选择了独具特色的、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以下不属于美国最终选择的政治制度的是(     )

    A: 邦联制
    B: 三权分立的政体
    C: 共和政体
    D: 两党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四)
  • 5.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A: 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 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三)
  • 6. 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说:“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梁启超所说的“两重之政府”是指(   )

    A: 共和党与民主党
    B: 参议院与众议院
    C: 州政府与联邦政府
    D: 总统与国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二)
  • 7. 1936年,国民政府立法院通过《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也叫《五五宪草》。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各界为实现和平建国,围绕《五五宪草》展开讨论。同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和中国民主同盟缺席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召开制宪国大,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以下是《中华民国宪法》和《1787年宪法》的比较情况:

    比较项目

    《中华民国宪法》

    《1787年宪法》

    立法背景

    国共内战

    美国建国











    宪法内容

    第二章人民之权利义务

    第七条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

    第三章国民大会

    第二五条国民大会依本宪法之规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

    第一条

    第一款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第四章总统

    第三五条总统为国家元首,对外代表中华民国。

    第三六条总统统率全国陆海空军。

    第三七条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

    第五章行政

    第五三条行政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第五四条行政院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各部会首长若干人及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若干人。

    第一款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为4年,副总统任期与总统任期相同。

    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的担任统帅;他可以要求每个行政部门的主管官员提出有关他们职务的任何事件的书面意见,除了弹劫案之外,他有权对於违犯合众国法律者颁赐缓刑和特赦。


    实施结果

    和平建国无望,国民政府战败,宪法在台湾继续实施

    宪法通过之后,增加了27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

    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材料中提取2条有效信息并且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等两校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8. 美国一项司法解释说:“司法部门的任务性质决定该部对宪法授予的政治权力危害最寡,因其具备的干扰和为害能力最小。”该解释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强调司法部门和法官的独立
    B: 必须赋予司法机关高度自治
    C: 严格规范司法部门的用人制度
    D: 强烈维护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中世纪尚未成型,当时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因而在那些世纪里,无人知晓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

    ……民族主义直到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而国家也就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已经是由公民(19世纪末以前仅指有财产的公民)组成的。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又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梁启超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他于1902年2~4月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

    材料三

    德意志人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于1870~1871年击败法国,然后建立起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在此之前,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等。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在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国人民经过6年多的艰苦抗战,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概括材料一中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主要原因和目的。

    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与北美“民族主义”获胜方式的异同。

    概括19世纪中期东西方民族主义运动的不同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区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10.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当时的法国(   )

    A: 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 实行民主共和制
    C: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D: 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会宁县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