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
    A: 严格的等级关系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 王位世袭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题
  • 2.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
    A: 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 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题
  • 3. 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  )
    A: 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B: 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C: 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 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题
  • 4.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  )
    A: 分封制
    B: 王位继承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题
  • 5.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 宗族关系也是基本的政治关系
    C: 采取民主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
    D: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题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 ,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工作。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  )

    ①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

    ②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③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学科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同步练习
  • 9. 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创制”的含义是(  )
    A: 推行王位世袭制
    B: 实行宗法分封制
    C: 确立世卿世禄制
    D: 实施中央集权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 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B: 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 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D: 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