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就特别注意对官吏进行监督。秦朝时期,中央负责监督其它官员的是(    )
    A: 刺史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太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西藏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魏国成为战国时期新兴国家,国土位于中原腹地,东临齐国,西面秦国,南与楚国为邻,北面为赵国,地缘居于劣势。李悝曾任过中山相和上地守,毗邻秦国的西北边境,多次率军与秦交战,经历了数年地方军政磨砺,提出变法的思想,切中魏国时弊,得到魏文侯的赏识,全面推行变法。废除世袭制度,取消旧贵族的世袭俸禄,招募贤才,据能力选拔官吏;废除井田制,鼓励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实行“尽地利之教”,测评土地,估算产量,制定新的税收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实行法治,汇集各国刑典,颁行《法经》,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改革军事制度,考核士兵,奖励优秀者,按照不同士兵的特点,进行编排,建立“武卒”制,魏军拥有强大战斗力。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引发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当时中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商鞅变法、吴起变法,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悝改革成功的历史原因。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悝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6月)试卷
  • 3. 《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这反映出秦国(    )
    A: 功利思想盛行
    B: 亲情淡漠
    C: 公民意识浓厚
    D: 军纪严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秦始皇废除谥法是为了(    )
    A: 反映皇帝独尊
    B: 加强思想控制
    C: 突显皇权至上
    D: 确立官僚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 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
    C: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选修)期末考试试卷
  • 6. 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誓词中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    )
    A: 县郡设置在部分诸侯国已形成
    B: 诸侯没有再分封的权力
    C: 按军功授爵是当时改革的趋势
    D: 郡县制是临时地方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据《左传》记载,齐国面临危难,景公询问晏婴有何良策。晏子回答:“唯礼可以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濫,官不酒,大夫不收公利”。这表明先秦的“礼”是(    )
    A: 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
    B: 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C: 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D: 稳定小农经济的保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高考历史(新课标Ⅲ卷)模拟考试卷(二)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也。……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追求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1月检测考试试卷
  • 9.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干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
  • 10. 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下列关于广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秦朝时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此

    ③鸦片战争后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④改革开放后开辟为经济特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