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 敏锐地指出了郡县制的弊端
    C: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D: 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

    ①负责管理军事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掌管律令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

    材料三: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开创了哪些政治制度?
    据材料二指出伯利克里描述的哪一制度?该制度有哪些特点?
    材料三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上述三则材料展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什么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世袭(夏商周)→→军功授爵制(秦朝)→→察举制(汉代)→→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及以后)

    A: 血缘→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血缘→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D: 血缘→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但地方分权经常威胁到国家的统一。我国古代通过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最终从制度上克服了“地方分权”的问题。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有(    )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推恩王侯子弟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郡守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B: 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 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 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
    A: 中央集权
    B: 规范历法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祜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官僚家庭184人,平民家庭417人)。该数据可以说明(    )

    A: 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
    B: 科举制完全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 科举制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D: 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内容

    徐寺约

    它鼓助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

    它杜绝了隋唐以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材料三: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进入民主化之路的。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

    ——纪之景《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两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影响?
    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中“全新的政治体制”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种体制是如何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