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揭示了两国在政治制度发展方面的不同轨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郊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了希腊人的关注点。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视自由,宁愿“在民主制度下受贫困。……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的表达了。

    ——摘编自复旦大学易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

    材料二: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来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

    ——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的思想辩证》

    材料三: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四:最后的裁决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这种情况是由蛊惑家造成的。……因为群众听他们的,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左右国政。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不能不受到指责,因为那里法律没有了权威,可以说没有宪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列举雅典民主政治改革中的相关史实。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经济因素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弊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隋与秦的统治的相似之处有(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

    ②都创立了新的统治制度

    ③兴建了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工程

    ④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下列关于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造成秦朝的暴政,是历史的倒退
    B: 维护封建社会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
    C: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D: 皇帝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人事任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主要是指(    )
    A: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B: 减轻了人民负担
    C: 创造了安定社会环境
    D: 推广了农业生产经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 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 监察制度
    D: 统一货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礼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这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    )
    A: 军功
    B: 门第
    C: 品德
    D: 才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7. 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    )
    A: 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
    B: 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
    C: 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
    D: 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见下图)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

    A: 经济繁荣
    B: 国家统一
    C: 文化统一
    D: 百姓安居乐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9. 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    )
    A: 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
    B: 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
    C: 促进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D: 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点:有学者提出,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说,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两千多年全都一样,并无变化。

    史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有人责怪他“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据《汉书》卷六十《杜周传》

    史料三:唐太宗对宰相房玄龄等说:“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

    ——据《贞观政要》卷二

    从三则史料中选取两则可以论证题中观点的史料,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论证题中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