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周代,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源于周王,而且他们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获得天命的眷顾。这表明西周(    )
    A: 有效地规范了当政者的行为
    B: 将天命观融入了政统和宗统
    C: 实现了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通过分封制稳定了统治秩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蓝精灵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 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 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 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 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五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卷
  • 3. 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其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统治稳定
    B: 监督周王权力
    C: 巩固宗法制度
    D: 扩大统治疆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4. 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夏朝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那么夏朝开始于(    )
    A: 公元前20世纪初期
    B: 公元前21世纪初期
    C: 公元前20世纪末期
    D: 公元前21世纪末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5. 史书上载“益(当时一位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实行了禅让制
    B: 实行了分封制
    C: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 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6. 中国许多地名和称谓都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山东被称为齐鲁,河北被称为燕赵,山西被称为三晋等。这些称谓起源于(    )
    A: 宗法制度
    B: 西周分封
    C: 当地地理特征
    D: 古代地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7. 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奭于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大宗
    B: 召公奭享有燕国所有的物产
    C: 召公奭领有燕国土地人口
    D: 召公奭无需向周王提供军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8.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段话反映出西周政治(    )
    A: 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 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独主
    C: 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 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9.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 颁布“推恩令”
    B: 郡国并行制
    C: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 实行察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10.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官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A: 贵族生活腐化
    B: 血缘色彩浓厚
    C: 社会等级森严
    D: 音乐发展迅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