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是
A: 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 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秦长治久安
C: 避免了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
D: 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A: 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 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住《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袋”的制度是
A: 皇帝制
B: 军功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秦朝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道”是
A: 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B: 与郡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C: 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D: 与乡同级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秦朝
A: 推行宗法制
B: 推行分封制
C: 推行郡县制
D: 推行行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 “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C: “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D: “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 皇帝任命
B: 世代相袭
C: 考试选拔
D: 地方推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以上材料说明( )
A: 实行礼制
B: 赢政功绩大
C: 皇权至高无上
D: 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 )
A: 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
B: 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
C: 批判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D: 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