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 中央任命
B: 世代相袭
C: 地方推荐
D: 考试选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B: 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C: 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D: 松赞干布归附唐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 )
A: 西汉
B: 东汉
C: 宋朝
D: 元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以下是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是( )
A: 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 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
C: 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 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西汉时期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是( )
A: 设尚书令、侍中
B: 废除丞相
C: 设立中书省
D: 实行科举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分化地方权力
C: 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D: 提高行政效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 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
A: 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下列关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分散相权,加强中央集权
B: 以后历朝基本沿袭的政治制度
C: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唐代成年男子从21岁到60岁为国家服兵役,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求把当年征兵范围提前到十八岁,这一要求得到唐太宗的支持,并草成诏敕,但不得鱼,明年无鱼。”此项提议最终没有通过。这一事例从根本上说明了
A: 唐太宗虚怀纳谏
B: 中书省的权限低于门下省
C: 三省六部制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
D: 唐代政治呈现出民主的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 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 “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 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