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16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填空题(共3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1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含量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 1.植物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液泡的变化是(    )
    A: 数目增加,体积增大
    B: 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C: 数目增加,体积不变
    D: 数目减少,体积不变
  • 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够自我复制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DNA
    C: DNA和蛋白质
    D: 脂类
  • 1.下列对草履虫的描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主要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B: 草履虫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因此属于单细胞生物
    C: 草履虫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
    D: 草履虫能独立生活,但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 1.生物学家将生物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进行科学分类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能给每一种生物一个不同的名称,让人们更好地区分各类生物
    B: 可以根据分类弄清各种生物的具体生活环境
    C: 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的帮助
    D: 说明了分类单位从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 1.调查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科学调查的是(    )
    A: 卫生检查
    B: 人口普查
    C: 濒临动物调查
    D: 森林资源清查
  • 1.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修改假设
    B: 重新进行实验
    C: 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D: 修改实验数据
  • 1.在探究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选项是(    )
    A: 有空气和无空气
    B: 温度和湿度
    C: 20℃和5℃
    D: 有光和无光
  • 1.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A: 只有乙
    B: 只有丙
    C: 乙和丙都是
    D: 乙和丙都不是
  • 1.巴斯德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
    A: 烧瓶的直颈和曲颈
    B: 空气
    C: 有无微生物进入
    D: 温度
  • 1.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 所有变量都相同
    C: 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
 评卷人   得  分 
   
一.填空题(共3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评卷人   得  分 
   
一.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面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
    下面几个步骤,它们分别属于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

    ①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②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③实验发现在阴暗处鼠妇的数量明显比明亮处的多,实验结果支持假设

    ④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需要哪写材料和用具等

    ⑤向大家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等

    ⑥按你设计的方案做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 实施计划   E得出结论   F表达与交流

    该实验的变量是,对照组应设置的条件,而实验组应设置的条件。其他条件应该
    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 1.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请回答:

    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2号试管.(填变蓝、不变蓝)
    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的温水中,效果最好.这样可以模拟的温度.
    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 有消化作用.
    上述实验步骤②中.若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只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实验结果也与上述相同,可是这样做不对,因为
    若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里,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因为浆糊温度高,淀粉酶被破坏,没有被分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