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17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名著导读(共1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诗歌鉴赏(共5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单选题(共9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写作题(共2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名著导读(共1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评卷人   得  分 
   
一.诗歌鉴赏(共5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捅马蜂窝

        ①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也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的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了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⑨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人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儿叫起来,慌忙跳开。

        ⑩“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⑪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⑫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⑬“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⑭“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⑮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⑯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⑰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⑱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窗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⑲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⑳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顔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速读全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我”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
    读文章第1段,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与课文《》中描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十分相似。
    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
    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
  •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忆我的父亲

        ①对儿时的我来说,父亲是个严肃而遥远的人。在印象中,父亲言语不多,也不爱逗孩子们笑。所以,在我们的感觉中,母亲的爱像太阳,温暖、无私而透明,父亲的爱则像月亮,冷静、理性而朦胧。

        ②虽然来台湾多年,但是父亲一直不变的,是那满口的乡音。因此,我们的家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孩子们跟爸爸讲四川话,跟妈妈和兄弟姐妹讲普通话。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依然可以讲出很多四川话。听到川音,还觉得分外熟悉亲切。

        ③我曾经一度以为父亲并不爱我。他很少表达他的感受,当我逐渐成年的时候,发现他也有他的“爱的语言”。比如他经常趁出门散步的时候,叫我一起出门上学,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走一小段路,这几乎是我们唯一的独处时间。现在想想,父亲总是把这种爱隐藏在沉默的行动里,以至于太阳的光芒总是使月亮的光辉失色。

        ④但是父亲总是说到做到,对孩子们的承诺从未食言。有一次,父亲突发奇想给我出了一道他自认为非常难的数学题,他觉得我肯定答不出来,说如果我做出来,他马上把他的派克金笔送给我。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道摆火柴的数学题,需要用六根火柴摆出四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没想到年幼的我三下五除二,不到两分钟就摆好了。父亲“喜出望外”,立即把派克金笔交到我的手里,要知道,那时候,派克金笔是连大人也少有的贵重物品。

        ⑤父亲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内心一直藏着对中国的大爱,这是我后来才了解到的,他当年为官一场,却又厌恶官场作风,到台湾之后,一直致力于写作。

        ⑥父亲最宠爱五姐。他过世以后,五姐非常悲痛,专门写文章追忆他。她说,“爸爸来台湾,祖母留在大陆,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从小,爸爸教她的第一首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小时候过年的对联,爸爸就写“时时勤秣马,年年望还乡”。

        ⑦父亲的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我的价值观。不知不觉中,当我的人生需要做一些选择时,这些理念影响了我。而这些都是我成年以后逐渐理解的。在父亲的书房里,父亲一直珍藏着钱穆先生赠送给他的书法,上面的字苍劲而从容:

        ⑧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⑨我知道,这是父亲一生的写照。

  • 1.默写
    水何澹澹,
    乡书何处达?
    《论语》中体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
    ,洪波涌起。
    夕阳西下,
    自古逢秋悲寂寥,
  •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9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B: 一切就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睁开了眼。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的民族乐器,浩瀚如烟海,灿烂如繁星,数不胜数。

    ②筝是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雁柱、出音孔构成的。

    ③你是不是对古筝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赶紧也来探索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吧!

    ④古筝音乐含蓄柔美,韵味无穷,时而浑厚深沉,时而优雅抒情,时而慷慨急促。

    ⑤古筝被称为“民族乐器之王”,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A: ①⑤②④③
    B: ①⑤④③②
    C: ⑤②④①③
    D: ⑤①②④③
  • 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 线条垂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 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 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嘹亮     郎润     截然不同     呼朋引伴
    B: 烘托     莅临     人生鼎沸     疲倦不堪
    C: 倜傥     分歧     恍然大物     小心翼翼
    D: 静谧     云霄     混为一谈     人迹罕至
  • 1.选出下列划线字拼音有错的一项(   )
    A: 酝(niàng)  黄(yùn)     窠巢(kē)
    B: 喉(lóng)   应(hè)      确(záo)
    C: 蓄(chǔ)    过去(niù)   护(kàn)
    D: 悴(qiáo)   粗(guǎng)   落(zhuó)
  •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 , 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 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C: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D: 七十年来,我们美丽的祖国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内容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C: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王湾,唐朝诗人。
    D: 《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繁星》、《春水》。
  • 1.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 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最后他降服红孩儿。
    C: 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 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 1.下面哪篇文章不是出自《朝花夕拾》(   )
    A: 《狗•猫•鼠》
    B: 《二十四孝图》
    C: 《五猖会》
    D: 《故乡》
 评卷人   得  分 
   
一.写作题(共2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题目:                                  的周末

    请在横线上加一个限定性的词语,如“我”“妈妈”“愉快”“疯狂”等,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②字数在5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1.题目:十年后的我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字数在5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