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20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填空题(共5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填空题(共4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填空题(共5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Ⅰ: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示意图,该图中的①是;②是
    Ⅱ: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 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由下表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质疑的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酒精灯加铁丝网或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②
  • 1.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dB是声强的单位,数值越大,声音越响。)分别测量锅内水的温度。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

    水温℃

    21

    40

    60

    70

    80

    85

    90

    95

    M

    声强dB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现象

    无气泡

    无气泡

    有小气泡产生

    少量气泡上升

    上升气泡增多

    大量气泡上升

    水面有气泡形成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沸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填写表格中M 的数据是,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为时,响度最大。
    当时他们是在如乙图中所示的气温下进行实验的,当时气温应该读作。该实验估计是在(填“山脚”或“山顶”)完成的。
  • 1.菊花通常只能在秋天开放,秋天日照时间变短。小明想: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菊花的开放?于是小明和小李对“菊花是否开放与日照长短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假如你是他俩的其中一位,研究时,你的假设是:
    进行实验:取十盆大小、长势都差不多且未开花的菊花平均分甲、乙两组,放在其他环境条件都适宜且相同的地方,用灯光模拟日光。其中甲组五盆放在光照时间短的地方,乙组五盆放在光照时间长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开花情况。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
    小明和小李他们做实验时为什么每组取五盆菊花而不是一盆?
    如果你的假设成立,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 1.某位同学在实验室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
    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她作了如下记录:拿一块清洁的载玻片,在其中滴一滴清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净,取一根消过毒的牙签,在口腔内壁上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上涂一下,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她的观察过程有两处明显错误,请仔细阅读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②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她遇到了两个问题: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

    ②解决上述问题后,她先用 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的清晰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 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此时她应该(填字母编号)。

    A.调节反光镜    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

    C.移动载玻片    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

  • 1.                 

    某学校的周边有柑橘、水绵、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按图1进行分类。其中确定②和③分别是上述六种植物中的
    图2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则图中C类动物是以(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类动物。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1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在实验室的测量工具中,有些工具刻度均匀,有些刻度不均匀,下列刻度线分布不均匀的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量杯
    D: 体温计
  • 1.生活中我们需要对熟悉的物品有大致的估测能力,下面各物品最接近 4厘米的是(   )
    A: 科学课本的长度
    B: 铅笔芯的粗细
    C: 乒乓球的直径
    D: 课桌的高度
  • 1.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102℃。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里的示数为20℃,那么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   )
    A: 18℃
    B: 20℃
    C: 22℃
    D: 24℃
  • 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 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观察
    B: 猜想
    C: 实验
    D: 结论
  • 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收获的番茄果实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A: 细胞核中
    B: 大液泡中
    C: 叶绿体中
    D: 细胞膜中
  • 1.多年前,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多次观察到:受精卵去掉细胞核后还能进行正常的分裂,但到原肠期(进入原肠期后,细胞开始分化)就停止了发育。下列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和推理,与观察到的事实相矛盾的是(   )
    A: 细胞的分裂可能不受细胞核的控制
    B: 原肠期以前,胚胎的发育可能受细胞质控制
    C: 细胞核对细胞发育的作用可能发生在原肠期以后
    D: 细胞质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控制中心
  • 1.图中A、B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苹果果肉细胞, 要将图A转换为图B,下面所列的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调节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戊丁丙乙
    D: 戊丁甲丙
  • 1.校园里的植物郁郁葱葱,试想这些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的(   )
    A:
    B:
    C:
    D:
  • 1.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 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⑤→①→③→④→②
    D: ②→④→①→③→⑤
  • 1.“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美人鱼”属于(   )
    A: 鱼类
    B: 软体动物
    C: 哺乳动物
    D: 两栖动物
  • 1.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
    A: 紫菜、葫芦藓、蕨、苹果树、樟树
    B: 团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
    C: 衣藻、葫芦藓、蕨、苏铁、甘蔗
    D: 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水杉
 评卷人   得  分 
   
一.填空题(共4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将下面的叙述(用字母代替)依次排列为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正确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D:取出温度计;
    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0:
  • 1.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判断的依据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填名称)。

  • 1.如图是某种小动物,其属于某一类动物。此类动物的特点是: 身体可分为三部分,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