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13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单选题(共1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2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图是“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此时a点盛行风是(   )
    造成该岛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该国农业的特点是(   )
  •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在1.7亿年以前,由于南美洲板块向西漂移,纳斯卡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俯冲到南美板块下方,来自地慢的岩浆大量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西部边缘的火山弧。约在6600万年前的新生代安第斯山开始隆起,并进入“疯长期”,形成高大的安第斯山系, 巴塔哥尼亚位于阿根廷南部,气候干早,降水稀少,荒漠直抵东海岸。这里风力强盛,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然而,大约在1亿年前,该地区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巨大的树木直插云霄。

    材料二 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看不到一丝生机,但在沙漠中惊奇地发现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沙漠中有多条通向大西洋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水生生物极少。

    材料三 南美洲南部地形与河流以及石化森林景观见下图。

    说明巴塔哥尼亚形成“风土高原”的原因。
    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请你对“河中生物极少”做出合理的解释。
  • 1.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有关①②③三地的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形成①②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所示河流这一段的水文特征是(   )
    图中Q处附近山地可能是(   )
    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中之一,指出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说明江汉平原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温度24-27°C、年降雨量2000-3000mm、季节分配均匀、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主要产地分布在亚洲的马来西亚(下图)和印度尼西亚、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中国于1920年引种油棕,海南岛和粤西地区的归国华侨先后携带种子回国播种、栽植。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精炼后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用油脂,可制造人造奶油,油炸方便面面饼等;棕油还可用来制造肥皂、润滑油、化妆品等,也是纺织业、制革业、铁皮镀锡的辅助剂等。

    中国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棕油最大的进口国,分析其主要原因。
    请你为马来西亚油棕产业进一步发展献策。
  • 1.环渤海经济圈正在迅速崛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图中阴影区分布的主要农作物是(   )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
  • 1.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有关数据统计见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三个地带

    占全国的比例(%)

    面积

    国内生产总值

    铁路长度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

    东部

    16

    60

    30

    76.4

    中部

    27

    27

    46

    14.2

    西部

    57

    13

    24

    9.4

    中部地区铁路长度占全国比例较高的原因是(   )
    下列区域互动、共同发展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 1.如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省区中不与该省相邻的是(   )
    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 1.[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随着“丝路”旅游兴起,俄罗斯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与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前往。俄罗斯作为中国友邻之一,早在2000年就已签署团队旅游互免签证协议。2018年中国公民访俄人次达203.7万,同比增长21.3%。中国已成为赴俄罗斯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中国游客前往俄罗斯旅游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简述俄罗斯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前往的原因。
    分析夏秋季节中国游客选择去俄罗斯旅游的合理性。
  • 1.某地位于(20°N,30°E),一条大河流经该地,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下列关于流经该地河流及其流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1.读沿23°26′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的高大山脉为(   )
    对a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的洋流是(   )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我国各地的雨季、汛期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的。一般来说,夏季风弱则(   )

    ①南方雨季短,易形成旱灾    ②北方雨季长,易形成洪涝

    ③南方雨季长,易形成洪涝    ④北方雨季短,易形成旱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