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16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综合题(共2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4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B: 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C: 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个体水平
  • 1.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H6 , 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个该肽链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 合成1个该肽链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C: 1个该肽链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 在1个该肽链分子是由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
  • 1.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导致的水危机日趋严重,研究表明,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关于细胞中的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 用洁净的试管加热晒干的种子,试管壁上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种子中的自由水
    C: 沙漠里的仙人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远多于水
    D: 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增加时,代谢加强,抗逆性减弱
  • 1.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面是细胞膜的外侧,B面是细胞膜的内侧
    B: 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比磷脂分子的运动能力强
    D: 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实现自我更新
  • 1.下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及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 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 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
    D: 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有重要作用
  • 1.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图片_x0020_180588418

    A: 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 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 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 1.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DNA在间期进行复制
    B: PCN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PCNA的合成与DNA的复制需要的原料相同
    D: PCNA的含世与DNA —样也呈周期性变化
  • 1.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发生了细胞的增殖,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 过程②发生了细胞的分化,分化导致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C: 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 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细胞癌变也是细胞生命历程的必经阶段
  • 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 细胞分化与生物的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它是发育的基础
    C: 细胞分化仅发生在高等动物的胚胎时期,形成各种细胞,继而形成组织、器官等结构
    D: 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 1.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 图片_x0020_1576975755 3和Ⅱ 图片_x0020_805136766 4所生子女是。(    )

    BB

    Bb

    bb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图片_x0020_100003

    A: 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 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
  • 1.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106108092

    A: 研究中正确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
    B: 操作①叫去雄,时间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操作过程中要干净、全部、彻底。操作②叫授粉;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操作后要套上纸袋
    C: 相对性状明显、闭花授粉、繁殖快、子代数量多,都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D: 该实验的亲本中,左边的是父本,右边的是母本
  •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关于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错误叙述是 (    )
    A: 原料和酶来自细菌而模板来自噬菌体
    B: 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C: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D: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 1.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下列各选项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
    A: 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B: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人干扰素的大肠杆菌
    C: 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和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
    D: 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获得的三倍体无子西瓜
  • 1.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方法①和③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方法③的变异是定向的
    B: 方法②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 方法③可将抗病基因直接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
    D: 图中筛选过程会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评卷人   得  分 
   
一.综合题(共2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列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766494813

    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过程。由Ⅰ变成Ⅱ的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图2中甲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含有条染色单体;该动物体细胞含有条染色体。
    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
    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1.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系谱图中有甲病(基因A、a)患者、乙病(基因B、b)患者和甲乙两病兼患患者。Ⅱ-7无乙病家族史。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其遗传特点

    ②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如果婚后生下的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③在该系谱图中,编号为的个体与该系谱图中的其他个体均无近亲关系。

    ④若对Ⅰ-1、Ⅰ-2、Ⅱ-1、Ⅱ-2进行关于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致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进行分离,结果如下图。(a、b、c、d代表上述个体)请回答:

    1)长度为单位的DNA片段含有致病基因。

    2)个体d是系谱图中编号为的个体。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和隐性品种产量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受粉[同株异花受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受粉方式共计有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

    ②如果将上述自然受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少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填“宽叶”、“窄叶”)植株上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填“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③玉米的矮花叶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重病株不能结穗。抗玉米矮花叶病(b)为隐性,现将纯种宽叶不抗病玉米(AABB)与纯种窄叶抗病玉米(aabb)进行杂交,得到F1。用F1测交,测交后代就有高产且抗矮花叶病的玉米植株,此植株的基因型是;如何选出此玉米植株?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