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18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多选题(共2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填空题(共2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推断题(共4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0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一定温度下,某在物质水中的溶解度为S,计算该温度下这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必不可少的物理量是 (   )

    ①溶液中溶质的摩尔质量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③溶液的密度④溶液的体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1.液氨溶解金钠属后成为蓝色的导电能力很强的溶液,其颜色被认为是电子的氨合e(NH3n引起的.若放置后,蓝色逐渐褪去,蒸发褪色后的溶液得到白色氨基钠(NaN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NaNH2+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褪色的速率与逸出氢气的速率成正比
    B: 液氨中有如下平衡:2NH3=NH4++NH2
    C: 液氨是一种非电解质,在水中才能电离
    D: 碱金属的液氨溶液是一种强还原剂
  • 1.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加入烧瓶中,再滴入少量H2SO4溶液并用水溶解、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
    A: ClO2
    B: Cl2O
    C: Cl2
    D: Cl2O3
  • 1.下列关于臭氧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常温下能将银、汞等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
    B: 臭氧是比氯水更好的消毒剂,因为它在消灭细菌后变成O2 , 无污染
    C: 臭氧和活性炭一样,能够吸附有机色素,是种很好的漂白剂
    D: 臭氧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CaO
    B: SiO2
    C: H2O
    D: Na2O2
  • 1.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 (HCN)=n mol/(L•min),且v(O2)=m mol/(L•min),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m=2n
  • 1.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从此我国进入了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行列.发射“神五”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 kJ/mol
    B: 2N2H4(g)+2NO2(g)=3N2(g)+4H2O(g);△H=﹣1000.3 kJ/mol
    C: N2H4(g)+NO2(g)=3/2N2(g)+2H2O(l);△H=﹣1135.7 kJ/mol
    D: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 kJ/mol
  • 1.维生素B2也称“核黄素”,其结构如下图.维生素B2的磷酸盐衍生物是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为生长必需物质,缺少维生素B2会引起口角炎、皮肤和眼部疾病.下列有关维生素B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黄素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 核黄素能发生银镜反应
    C: 核黄素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 核黄素能与氯化铁溶液作用呈紫色
  • 1.从柑橘中可提炼得到结构为 的有机物,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0H16
    B: 其一氯代物有8种
    C: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 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 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盐溶液的pH
    B: 用稀硫酸清洗长期存放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内壁所附着的不溶物
    C: 用加热法分离I2和NH4Cl 的混合物
    D: 为了加更快得到氢气,可以用纯锌代替粗锌
 评卷人   得  分 
   
一.多选题(共2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B: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 NH3•H2O=4NH4++AlO2+2H2O
    C: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苯酚: +CO32= +HCO3
  • 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阴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X>Y>Z>W
    B: X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C: Y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
 评卷人   得  分 
   
一.填空题(共2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溶液立即变蓝,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ClO溶液,蓝色逐渐消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提示:碘元素被氧化成IO3)从以上实验可知,ClO、I2、IO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1.烃A1 , A2 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各加1mol H2都可得到烃B. A1 , A2各加1mol HCl都得到C1 . 而B在光照下与氯反应,只得到两种一氯代烃 C1和C2 . 已知产物中 C2 比 C1多,B的分子量为86. 写出 A1、A2、B和 C1、C2 的结构简式.

    A1A2BC1C2

 评卷人   得  分 
   
一.推断题(共4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能否在I实验装置中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的较为纯净的NO气体(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
  • 1.现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 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如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则c (NaOH)=moL/L.

    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偏
  • 1.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 , 回答下列问题:
    Na2B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0.1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已知0.1mol/L NaHB溶液的pH=2,则0.1mol/L H2B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0.11mol/L(填“<”、“>”、“=”)理由是:
    0.1mol/L 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2004年是俄国化学家马尔柯夫尼柯夫(V.V.Markovnikov,1838﹣1904)逝世100 周年.马尔柯夫尼柯夫因为提出碳碳双键的加成规则而闻名于世,该规则是指不对称的烯烃与HX或HCN加成时,氢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已知:CH3CH2CN   CH3CH2COOH

    以下是某有机物F的合成路线,请填写下列空白.

    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C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写出 ③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结构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含有一个甲基(苯环上的取代基处于对位)的酯类的结构简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