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18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综合题(共5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3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中国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图片_x0020_100002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A.笔

    B.墨

    C.纸

    D.砚

    A: A  
    B: B  
    C: C  
    D: D
  • 1.将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化学方程式为:HC≡CH+2[Ag(NH3)2]+ →AgC≡CAg↓+2NH4++2NH3。乙炔银遇酸可放出乙炔。下列分析或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乙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 乙炔中C-H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键的活性强
    C: 乙炔通入AgNO3溶液中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D: 2-丁炔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
  • 1.下列物质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   )
    A: 新戊烷
    B: 2-甲基丙烷
    C: 邻二甲苯
    D: 对二甲苯
  • 1.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是(   )
    A: 苯
    B: 乙酸
    C: 乙醇
    D: 四氯化碳
  • 1.下列有机物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
    A: 图片_x0020_100011
    B: 图片_x0020_100012
    C: 图片_x0020_100013
    D: 图片_x0020_100014
  • 1.关于丙烯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 可合成高分子 图片_x0020_100016
    C: 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 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产物
  • 1.研究1-溴丙烷是否发生消去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9

    A: ②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①试管中也可能发生了取代反应
    C: ①试管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
    D: 若②中试剂改为溴水,观察到溴水褪色,则①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
  • 1.“异丙苯氧化法”生产丙酮和苯酚的合成路线如下,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20

    A: X的分子式为C3H8
    B: Y与异丙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C: CHP与CH3COOH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D: 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酚和丙酮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
    B: 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 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
    D: 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
  • 1.L-多巴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为 图片_x0020_100018 。下列关于L-多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9H11O4N
    B: 能缩合生成高分子
    C: 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D: 核磁共振氢谱有8个吸收峰
  • 1.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A: 乙烷
    B: 丙烷
    C: 乙醇
    D: 丙三醇
  • 1.我国学者研制了一种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和氢气反应获得EG。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EG能聚合为高分子
    B: 反应过程中生成了MG和甲醇
    C: DMO分子中碳碳单键没有发生了断裂
    D: 1molDMO完全转化为EG时消耗2molH2
  • 1.下列实验内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A

    鉴别乙醇与乙醛

    图片_x0020_100023

    B

    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

    图片_x0020_100024

    C

    说明烃基对羟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

      图片_x0020_100025

    D

    说明苯环对取代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

    图片_x0020_100026

    A: A  
    B: B  
    C: C  
    D: D
 评卷人   得  分 
   
一.综合题(共5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化合物K是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由芳香族化合物A制备K的合成路线如下:

    图片_x0020_100098

    已知: 图片_x0020_100099   

      图片_x0020_100100

    回答下列问题:

    A的结构简式是
    C中官能团是
    D→E的反应类型是
    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
    C7H8的结构简式是
    芳香族化合物X是G的同分异构体,该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其苯环上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 写出符合上述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以环戊烷和烃Q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制备化合物 图片_x0020_100101 ,写出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 (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图片_x0020_100102 Q:;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2:;中间产物3:
  • 1.有机物A(C4H10O)可用作增塑剂、溶剂等。A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图片_x0020_100033

    已知:R1-CH=CH-R2 图片_x0020_100034 R1-CHO+R2-CHO

    按官能团分类,A属于
    A→B的反应类型是
    A→C的转化中Na的作用是
    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
    F的结构简式是
  • 1.为证明C2H5X(X=Cl、Br或 I)中存在溴原子,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Ⅰ.向C2H5X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

    Ⅱ.向C2H5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

    Ⅲ.取Ⅱ中……。

    Ⅰ为对照实验,目的是
    写出Ⅱ中的化学方程式:
    补全Ⅲ中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说明C2H5X中含溴原子。
  • 1.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

    图片_x0020_100030

    Ⅰ.向2 mL浓H2SO4和2 mL乙醇混合液中滴入2 mL乙酸后,加热试管A;

    Ⅱ.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Ⅲ.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为了加快酯化反应速率,该同学采取的措施有
    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试管B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中油状液体的成分是
    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证明该推测的实验方案是
  • 1.A(C6H6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树脂、医药等。
    Ⅰ.以A、B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F的路线如下。

    图片_x0020_100050

    A的名称是;B的结构简式是

    C( 图片_x0020_100051 )中①~③羟基氢原子的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D的结构简式是
    写出F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则E的结构简式是
    Ⅱ.以A为原料合成重要的医药中间体K的路线如下。

    图片_x0020_100052

    G→H的反应类型是

    一定条件下,K与G反应生成 图片_x0020_100053 、H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