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24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问答题(共1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9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 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 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 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1.《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都涉及的问题是()
    A: 宗教自由问题
    B: 税收问题
    C: 军事问题
    D: 对外关系问题
  • 1.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 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 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 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 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A: 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 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 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
  •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了反封建联盟。这两个阶层结盟的基础是(  )
    A: 他们的社会地位一致
    B: 资产阶级逐步转变为新贵族
    C: 他们的经济利益一致
    D: 英国资产阶级都是由新贵族演变而来
  • 1.1688年,英国发生了一场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光荣革命,这场革命是(  )
    A: 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
    B: 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C: 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
    D: 资产阶级与新兴贵族妥协的条件
  •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全国掀起抗议浪潮,各地的口号是:“议会!议会!除了议会不纳税!”“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须通过议会!”材料充分表明(    )
    A: 当时议会是最高统治者
    B: 纳税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
    C: 议会必须按民众要求资助国王
    D: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 1.税收问题成为17世纪英国议会与国王斗争的焦点。议会对征税的态度是(  )
    A: 拒绝缴纳一切税赋
    B: 拒绝缴纳新增加的税赋
    C: 议会决定征税并监督税收的使用
    D: 取消特权,实现税赋平均
  • 1.长期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
    A: 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B: 国王企图以武力镇压议会
    C: 议会得到了城乡群众的支持
    D: 议会逐渐把持了全国政权
  • 1.右图中的人物对英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主要活动包括(  )

    ①参与表决通过《大抗议书》 ②领导议会军同国王的军队作战 

    ③宣布自己为“护国主”,在英国推行军事独裁统治 ④组织发动“光荣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民主与专制经历了反复的较量,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曲折而复杂,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脱离人民群众
    B: 英国有长期的专制统治的传统
    C: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D: 旧势力不甘心失败而疯狂反扑
  • 1.“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莱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其实质是(  )
    A: 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C: 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 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 1.查理二世复辟后,下令将克伦威尔鞭尸扬灰,悬头示众,以报弑父之仇。这一事件表明了(   )
    A: 查理二世与克伦威尔性格不合
    B: 查理二世言而无信
    C: 克伦威尔罪有应得
    D: 资产阶级革命的艰难性、曲折性
  •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进行反封建斗争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两者(   )
    A: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B: 有相同的政治地位
    C: 都害怕人民群众
    D: 都想利用对方的力量
  •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是(  )
    A: 宗教改革
    B: 议会出现反对派
    C: 1640年议会召开
    D: 国王讨伐议会
  • 1.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 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 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D: 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 1.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税收问题多次与国王展开斗争,斗争的实质是(    )
    A: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B: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 争取减税的斗争
    D: 希望获得统治权的斗争
  • 1.詹姆斯一世不了解英格兰的国情,推行极端君主专制统治,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这里的“英格兰的国情”具体指(  )
    A: 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
    B: 英国资本主义发达
    C: 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尖锐
    D: 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
  • 1.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与(  )。
    A: 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
    B: 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C: 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
    D: 新兴贵族妥协的条件
  • 1.有人说克伦威尔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    )
    A: 率“新模范军”打败王军
    B: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C: 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D: 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评卷人   得  分 
   
一.问答题(共1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宪章》第14条:

    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自此以往,除为赎还其本人之身体,策封其长子为武士,与一度出嫁其长子以外,国王不得准许任何人向其自由人征取贡金。而为上述目的所征收之贡金数额亦务求合乎情理。

    《大宪章》第17条:

    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间,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大宪章》第34条:

    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敖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大宪章》第39条:

    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材料二    《权利法案》部分条文

    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

    ①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③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③  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④  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⑤  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⑦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毫无法律根据而征收吨税和磅税;……27)肥皂、食盐、酒、皮革、煤以及类此的一切最通用和最必需的物品的专卖。……120)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那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样权力是违犯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11月国会通过,12月1日送呈国王)

    材料二  《权利法案》本身并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它的一些基本条款在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41年的《大抗议书》和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中已经提了出来。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把英国议会和人民一再争取和重申的原则再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

    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台的政治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权利法案》与《大抗议书》的关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实践的特点。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一切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197条)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国会所信任的枢密大臣、大使及其他大臣,在国内外主管国王陛下的事务,否则我们既不能给陛下提供维持生活的费用,又不能对海外的新教徒按其要求,提供援助。

    ——《大抗议书》(皮姆起草,1641年12月)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1690年出版)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抗议书》希望实现什么愿望。
    根据材料二,指出洛克约束权力的基本方案是什么。
  • 1.材料一  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规定:由大封建主选出一个由25人组成的委员会来监督国王是否遵守宪章。1647年.1649年,英国平等派两次提出普选权问题,但遭到克伦威尔政府压制。“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在1689年,1701年被迫接受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确认议会是凌驾国王之上的最高立法机关,宣布国会议员实行直接“自由选举”。

    一一张伟《美英法三国选举制度比较》

    材料二  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从欧洲这个母体中脱离出来的“碎块”,因此这些“碎块”将主要保留他们在脱离母体时所具有的母体的特性。美国是在其母体英国宗教革命时期甩出的“碎块”,因此它继承了英国已经建立的代议制传统。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时,几乎无人反对在美国建立国会,也无人反对以选民选举方式产生国会。

     ——【美】路易斯·哈兹《新社会的建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选举制度建立的背景。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哈兹的“碎块”理论。
  • 1.材料一  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庭的逮捕令,不得拘役和羁押任何人。被逮捕的臣民及其亲友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的演说、辩论及议事是自由的。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议会改革,逐步扩大了男子的选举权,却对妇女的权利不屑一顾。在英国,男尊女卑的观念还根植于习惯法中。一旦婚姻关系确立,则男女双方的权利合二为一,实属男性主导。英国男人的傲慢使妇女选举权被长期搁置。甚至宪章运动也成为了“男人的事业”——妇女的选举权没有被提上日程。宪章运动中,尽管某些妇女政治团体也开展了活动,但她们的声音被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的声浪所淹没。

    ——阎照祥《英国持久的议会改革》

    根据材料一,总结英国的人权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根据材料二,英国为什么“对妇女的权利不屑一顾”?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人权发展的看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