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25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22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 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 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 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D: 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 1.伯里克利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
    A: 直接民主制
    B: 抽签选举
    C: 代议制民主
    D: 轮流坐庄
  • 1.有历史教材评论某次改革“肃清了氏族制的残余,标志着雅典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这次改革(    )
    A: 由执政官梭伦推行
    B: 推选伯利克里为首席将军
    C: 指克里斯提尼改革
    D: 将雅典民主推向“黄金时代”
  • 1.“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上述规定说明罗马法(    )
    A: 提倡公民人人平等
    B: 严格保护奴隶制度
    C: 维护自由民的利益
    D: 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 1.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符合以上论断的是(    )
    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 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C: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
  • 1.罗马法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 1.《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国王的征税为非法;议员有在议会演说、辩论或议事之自由。其体现的宪政原则是(    )
    A: 王在议会
    B: 议会至上
    C: 少数服从多数
    D: 政教分离
  • 1.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喻旨在讽刺美国(    )
    A: 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B: 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C: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 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 1.“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如果它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某些法律、条约和政策’违宪’,可宣布其无效。国会可用三分之二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 制约平衡
    B: 共和主义
    C: 中央集权
    D: 民主自由
  • 1.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皇帝是国家元首”
    B: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C: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D: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1.17-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此限制和制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下述选项与之不相符的是(    )
    A: 英国国王“临朝不理政”,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B: 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
    C: 法国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D: 美国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 1.有史学家说:“且异姓之国,非宗法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 神权与王权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 婚姻成为控制同姓诸侯国的主要手段
    D: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 1.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皇帝任免调动
    B: 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 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 1.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1.东汉后期,民间流行有关于察举制的歌词:“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出当时(    )
    A: 察举制正在向科举制转变
    B: 察举的对象转向贫寒人家
    C: 政治腐败造成察举严重不实
    D: 察举的方式是以考试来选拔人才
  • 1.《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始创于(    )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 1.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是(    )
    A: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 1.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山西地区在历史上隶属中书省辖区,被称作“腹里”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 1.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    )
    A: 提高办事效率
    B: 扩大统治基础
    C: 加强专制统治
    D: 增强六部权力
  • 1.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一制度是(    )
    A: 商代相、卿制度
    B: 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C: 明代的内阁制度
    D: 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 1.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

    A: 皇权代替相权
    B: 皇权日益强化
    C: 皇权与相权矛盾消除
    D: 皇权与相权妥协
 评卷人   得  分 
   
一.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第八表(私犯):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1787年宪法》

    根据材料一,《十二铜表法》是哪一国家的法律?这部法律有何进步性?
    根据材料二,英国议会运用什么手段来限制国王的权力?由此,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根据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对国家权力的分配作出了怎样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样的权力分配对美国民主政治产生的作用。
    通过对上述材料中法治建设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1.阅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4

    根据图一指出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名称,图二是哪个朝代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图三所反映的政体是根据德国哪一部重要文献制定的?
    图一、图二是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典型代表,图三属于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皇帝,他们在权力上突出的共同点是什么?
    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与英国国王,两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 1.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