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20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是13个邦国之间的联盟。国家无权制定统一关税,不掌握军队,没有统一的宪法。各邦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各邦之间互设关卡。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合众国国会有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对外贸易等权力;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

    材料三: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可以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四: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仍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力,人民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仍由各州来决定。

    材料五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的。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变化?简析联邦制确立的必要性。
    材料三,四从哪两方面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看法
  • 1.2014年8月19日人民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选择》一文提出:面对西方坚船利炮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局,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求独立、民主、富强的“追梦”过程,中共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依靠人民实现了“圆梦”之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试分别概述文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18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洪秀全领导的农民战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B: 鸦片战争后战费和赔款的转嫁
    C: 外国列强的入侵
    D: 洪秀全的个人作用
  • 1.《天朝田亩制度》(    )
    A: 只是单纯的土地制度
    B: 它得以实行,并实现了理想
    C: 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并不科学
    D: 是一种落后的思想
  • 1.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口号和标语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
    A: 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 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 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
  • 1.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我不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滑不倒。”这些歌谣最早应该出现于(    )
    A: 太平天国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后
    D: 解放后
  • 1.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A: 实现民族主义
    B: 实现民权主义
    C: 实现民生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
  • 1.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
    A: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B: 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 没有改变中国的政体
    D: 没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1.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将这首诗赠与了柳亚子先生。毛泽东此次重庆之行(    )
    A: 签署了“双十协定”
    B: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 商讨了第二次合作
    D: 通过了《共同纲领》
  • 1.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的政府不叫政府,而叫人民委员会,政府官员不叫部长,而叫人民委员,而且规定政府干部的工资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政府干部可以随时撤换等。下列属于这些措施体现的主要理念的是(    )
    A: 无政府主义
    B: 发展私人经济
    C: 阶级调和
    D: 人民当家作主
  • 1.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 《法俄革命之比较》
    B: 《庶民的胜利》
    C: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1.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D: 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1.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从长江流域兴起,发展到京津地区
    B: 始终受到清政府的严厉镇压
    C: 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D: 曾在山东、直隶等地建立政权
  • 1.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比较,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 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 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 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 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 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 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 1.“五年前,有人告诉他:朝代又改了,新朝代是要‘打倒’洋鬼子的。老通宝不相信。为的他上镇去看见那新到的喊着‘打倒洋鬼子’的年青人们都穿了洋鬼子衣服。……后来果然就不喊‘打倒洋鬼子’了,而且镇上的东西更加一天一天贵起来……”。文中“新朝代”指的是(    )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军阀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 1.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
    A: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D: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由其负责军事指挥
  • 1.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中提出的重要土地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维护农民阶级利益
    B: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C: 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D: 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
  • 1.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学说,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B: 正确分析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
    C: 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的结果
    D: 当时有一支强大的红军存在以及中共的领导
  • 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
    A: 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 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 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 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