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材料
结论
A
德国瓦德西“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列强放弃了在华特权
B
1900年6月东南诸省巡抚毓列强签订《东南互保条约》“一,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清末中央集权面临威胁
C
恩格斯“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
历史进步只有依靠历史灾难
D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苛捐杂税,鼓励华侨来华投资。”
临时政府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政府
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統的不安全惑。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国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
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材料一:凡化外(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人犯罪者依律拟断;隶理藩院者,仍照原定蒙古例。化外人既来归附,即为王民,罪并依律断,所以示无外也。
——摘自1740年《大清律例》
材料二:凡英民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下同)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摘自1843年《虎门条约》
材料三:1943年1月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日,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与英国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庆签暑了《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美英两国同时撤废在华治外法权。很快,巴西、加拿大、挪威、荷兰、阿根廷等国也先后与中国商订新约,放弃在华特权。
——摘编自胡星斗《民国政府收回治外法权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