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九寨沟(节选)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选自《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7年第1期)

    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①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

    ②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读句子,完成填空。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其中的“”“”这些词语写出了湖泊多,“”写出了颜色多。

    选文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
    读画线句子,从文中找出瀑布形成的原因。
    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4 七月的天山
  • 2.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迷人的夏季牧场(节选)

    碧野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千里牧场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

    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你用不着客气,不论走进哪一家蒙古包,好客的哈萨克牧民都会像对待亲兄弟似的热情地接待你。渴了你可以先喝一盆马奶,饿了有烤羊排,有酸奶疙瘩、有酥油饼,你可以一如哈萨克牧民那样豪情地狂饮大嚼。

    (选自《碧野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辽阔—   肥壮—

    清楚—   热情—

    读画线句子,“风平浪静”的字面意思是。这个句子写出了草原的特点。
    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     
    选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夏季牧场的迷人?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4 七月的天山
  • 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②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意思是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1 古诗词三首
  • 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①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②影:月光的影子。③下:顺流而下。

    .“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    )。
    .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远游的季节是在,交通工具是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1 古诗词三首
  • 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周庄的夜

    王剑冰

    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拔  拨)。时间刚过九点,周庄就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  暄)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我为周庄守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  珠)灿烂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如同我。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浓。

    忽就闻到了一股股沁心润肺的芳香——幽幽长长的,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早上来时,一片一片的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老的周庄。远远望去,色彩的反差如此强(列  烈)。现在这种香气正氤氲着周庄的梦境,那梦必也是有颜色的。

    坐在桥上,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周庄,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这么看着的时候,我就慢慢沉入进去,感觉时间的走动。

    周庄的夜,太容易让人生出幻觉。

    (选自《绝版的周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汉字。

    划(拔  拨)   (喧  暄)闹  

    一(株  珠)    强(列  烈) 

    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小船   一石板    一小树

    灯笼   一老屋    一流水 

    “周庄睡在水上。”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
    闻着那沁心润肺的芳香,梦也会有颜色的。你觉得作者的梦会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2 桂林山水
  • 6.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西湖的绿(节选)

    宗璞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好看,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选自《语文》四年级下册,长春出版社)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怪—(        )    稳重—(        )

    写出文中描写“绿”的ABB式的词语,再写出自己积累的几个。
    作者在描写“西湖的绿”时有详有略,其中对的绿是详写,对的绿是略写。
    读画线句子,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句中的“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说的都是
    苏堤和花港的绿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2 桂林山水
  • 7.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

    叶圣陶

    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进了洞就得往下走。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 

    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之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这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觉实在难以描述。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支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 

    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 

    (选自《叶圣陶作品精选:稻草人》,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3 记金华的双龙洞
  • 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将军洞(节选)

    吴然

    进庙拜了拜李将军,转上一圈,我们就去爬猴子水了。说真的,这里才是最好玩的地方。你看,陡陡的岩石,顺山坡白花花铺了一大片,山泉水哗哗哗淌下来!这水谁知道淌了几千几万年了呢?岩石被冲刷出了一条条的凹痕,这些凹痕是水走出来的路,也是水长出来的根,它们深深地扎在岩石上!

    这水不知怎么被叫做“猴子水”,是很久以前,常常有猴子来玩水吗?一定是了。高高的石壁上不是有一个石坑被称为“石交椅”吗?那一定是猴王的宝座吧。猴王坐在那里,手捧仙桃,看着小的们爬上爬下在水里戏耍,岂不快哉?哦,这不成了孙悟空孙猴子了吗?

    哈哈,咱们也来当一回猴子,看谁能坐上猴王的宝座!②据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可是哪里还有猴子攀援跳跃的本事呢?面前这石壁滑溜,把鞋子脱了,双脚双手也爬不上去。一个小伙子好不容易爬到半中腰,却又滑了下来。有经验的人,把身子转过来,把背贴在石壁上,用手用脚用屁股,一点一点往上“坐”,居然坐到了“石交椅”上!我试了多次没能爬上去,只好很没面子地从凿出的石窝上,手脚并用,攀登上去。

    (选自《吴然经典美文:洱海大耳朵》,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哗哗哗”是形容的声音,像这样描写声音的词语还有等。
    画线句子①是一个句,画线句子②是一个句。

    A.疑问       B.反问       C.设问

    第1自然段中的“水走出来的路”“水长出来的根”都是指。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
    根据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有人说: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的是自己攀爬失败的沮丧心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写出自己的意见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3 记金华的双龙洞
  • 9. 判断句子的正误。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本课的故事发生在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有时也会收到一些惊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就会做出一些事与愿违的事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9 自然之道 人教新课标(2)
  • 10. 读拼音,写词语。

    dàng  yàng

    wú  xiá

    shān  luán

    yóu  lǎn

    luò  tuo

    luó  li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单元 6桂林山水 语文S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