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认真读读这些拼音,相信你会写出恰当的汉字。




    táo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月光曲
  • 2. 看拼音,写词语

    yōu jìng

    chún shú

    bō tāo xiōng yǒng

    táo zu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月光曲
  • 3. 对课题《一面》理解正确的是(    )
    A: 标题简明、醒目,引人入胜。
    B: 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在内山书店与鲁迅的“一面之交”。
    C: 点出了文章的描写重点:“我”所见到的鲁迅的“一面”。
    D: 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一面”成了“我”的力量之源,“一面”鼓舞着“我”踏着鲁迅的足迹前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一面
  • 4. 读短文,回答问题。

    鲜血换来的升旗式

        同学们,每当你庄严地敬礼,在国歌声中凝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们是否知道:在一座孤岛上,曾经有56名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有109名战士用青春热血换来一次仅90分钟的升旗。

        1952年,美国侵略军在济州岛修建了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六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俘。这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负伤、疾病或饥饿,失去战斗能力而被美军俘虏的。

        集中营的美军对这里的难友们进行了疯狂的迫害。忠诚于祖国的炎黄子孙在敌人的淫威面前誓死不屈,他们决定:在10月1日红日升出海面的时候,在集中营里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

        9月30日夜,在狂风暴雨掩护下,难友们分外忙碌。他们把军用雨布蒙在烧得滚烫的油桶上,烤化雨布上的胶,再把胶刮掉、擦净,这样军用雨布就变成了一块块白色绸布。他们再用红药水把绸布染红,做成一面面红旗。又用奎宁溶液染黄绸布,把它剪成五角星。在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难友们围成一圈,把五星缝在红旗上。一针一线一滴泪,针针线线连着心,缝进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另一些难友用帐篷的支架做成10根15米长的旗杆,还挖好了10个3米深的坑,把旗杆埋牢。护旗敢死队员披着御寒用的破军毯,围坐在10根旗杆四周,彻夜守卫着,防止敌人破坏。

        10月1日的黎明到了,这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的日子。狂风暴雨已经停息,绚丽的朝霞像是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早已分别站立在10根旗杆下,脸上闪着晶莹的泪花,他们面向北京的方向,高唱起了国歌。在国歌声中,十面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

        看守集中营的敌人像潮水般涌来,敌人的坦克也隆隆地开过来,直升机在难友们的头上盘旋。他们狂叫着:“降旗!降旗!”回答敌人的是六千多双仇恨的眼睛,是更激越的歌声。敌人向难友们扔出了大批毒气弹。敢死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石灰包还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

        砰、砰、砰……敌人瞄准护旗敢死队员开枪了。这悲壮的时刻,勇士们倒下之前喊出了生命最强音:“祖国万岁!”眼看敌人包围了旗杆,两名中弹的敢死队员不顾受伤,迅速降下国旗,把国旗烧成了灰烬,然后,他俩含笑倒下。他们不能让国旗落到敌人手中,不能让国旗受辱。

        祖国呀,您看见了吗?在孤立无依的小岛上,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在直冲九霄的悲壮歌声和呼号的伴奏下,在血肉的搏斗中,您光荣的象征——十面光辉灿烂的五星红旗,整整飘扬了90分钟!这是六千多名可爱的英雄儿女献给您的爱心和一片忠诚。

    给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誓死不屈:

    ②枪林弹雨:

    ③直冲九霄: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句,把比喻成。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个句,请试着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这次升旗仪式的时间是日,地点是在,参加人员是。升旗仪式历时分钟。
    为了这次升旗,志愿军战土们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敌人是怎样疯狂而又凶残地阻止这次升旗仪式的?
    把短文第2~7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层(用“‖”标出),并概括层意及全文中心思想。
    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人称对象一样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一面
  • 5. 背一背,填一填。

    千夫指,孺子牛。

    ②我好像一只牛,

    ③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④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一面
  • 6. 《一面》课文多次写到鲁迅先生的瘦,请抄下来,体会体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一面
  • 7. 看拼音写词语。

    mō  suō

    chóu  chú

    yí  huò

    jū  gōn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一面
  • 8. 阅读天地。

    迷途笛声

        那年我6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弃的采石场,父母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随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可是,我们穿越了一条僻静的小路后,他们却扔下我,奔向更危险的小路了。

        他们走后,我惊惶失措地发现,无法找到回家的那条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刺,太阳已经落山,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吃晚餐了,父亲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背靠着一棵树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你好,小家伙。”卡廷说,“看天气多美,是出来散步的吧?”

        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枝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

        “完工后就送给你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枝柳笛传到我手中。我俩在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中,踏上了归途……

        当时我心中只充满了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他听到哭声时,便断定我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淳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为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柳笛

    A.xiāo

    B.xuē

    A.gěi

    B.jǐ


    A.bēn

    B.bèn

    写出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

    ②我们穿越了一条僻静的小路。

    ③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④那天他听到哭声时,便断定我迷了路。

    判断对错。

    ①“我俩在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中,踏上了归途……”句中省略号省去了“我俩”如何回家的情景。

    ②“看天气多美,是出来散步的吧?”这句是反问句。

    ③“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这句是反问句。

    仔细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并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当时”是指的时候。“今天”是指

    ②“领悟”的意思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用心灵去倾听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候,医生却发现她那小小的身体里面竟长了一个肿瘤,必须住院接受三个月的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性格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掉光了。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癌症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落下的功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在苏珊返校上课前,她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无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

    的金发

    的生命力

    的信念

    小小词语林。

    ①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果断——

    陌生——

    愚蠢——

    冷漠——

    ②写出几个带数字的成语。

    例如:五花八门

    话题对对碰。

    ①苏珊出院后最大的痛苦是

    ②老师让同学们都戴自己最喜欢的帽子上学的用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用心灵去倾听
  • 10.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渔夫说他们总能熬过去的。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用心灵去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