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动物眼中的色彩

        ①在正常人的眼中,能看到红的花,绿的树,蓝的天,白的云……人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那么,大自然中其他动物眼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呢?科学家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②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我们常见的马、牛、羊、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观看斗牛表演时,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战,人们会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而实际上是因为斗篷在公牛面前不断地摇晃,使它受到烦扰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的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狗也不能分辨颜色,它看景物就像一张黑白照片。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天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灰色生活。田鼠、家鼠、黄鼠、花鼠、松鼠、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

        ③值得一提的是斑马,虽然它也是地地道道的色盲,但它却能利用色彩来保护自己。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条纹可以引起注意,因此在出现危险时,只要领头马一动,所有班马会迅速逃走。当斑马奔跑时,黑白两色条纹的晃动使得捕食动物难以快速测定距离,斑马便可以借机安全选脱。

        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色盲,鹿对灰色的识别力最强。长颈鹿能分辨黄色、绿色和橘黄色。

        ⑤鸟类的情况便好多了。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认色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鸟在高空飞行,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高空中飞行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鸟类的辨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试想,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⑥多数水生动物都其有辨色能力。鲈鱼能感知颜色,生物学家用染成红色的幼虫喂它们,待其习惯后,改用红色羊毛喂它们,鲈鱼竟然照吃不误。龙虾、小虾以及爬行动物里的甲鱼、乌龟和蜥蜴等,也都有色的感觉。

        ⑦昆虫虽然属低等动物,但是它们的辨色能力比哺乳动物高明。

        ⑧据悉,蜻蜒对色的视觉感最佳,其次是蝴蝶和飞蛾。苍蝇和蚊子也能看见颜色。家蝇最讨厌蓝色,因而不愿接近蓝色的门窗、帐幔。蚊子能够辨别黄、蓝和黑色,并且偏爱黑色。勤劳的小蜜蜂生活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却是红色盲,红色和黑色在蜜蜂眼里没有什么区别。蜜蜂能分辨青、黄、蓝三种颜色,但橙、黄、绿在它们看来是一样的,它们也搞不清蓝与紫有何不同。可是,蜜蜂能看见人所看不见的紫外线,并能把紫外线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白色和灰色准确地区别开来。

    从全文看,文中介绍的几种动物对色的感受能力有何不同?请完成下表格。

    动物类别

    感受色彩的能力

    哺乳动物

    许多飞禽有色的感受

    文章的开头为什么写到人眼中多姿多彩的世界?
    从文中看,某些过惯夜生活的鸟类为什么不能辨别色彩?
    下列语句中的划线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2. 给下列字注音。

    kěn

    chī

    恭毕敬

    如醉如

    扬顿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①孔子学琴经过的阶段:

    学会琴谱——————

    ②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一遍,丝毫没有的样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hóng)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jí)妒(dù)。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mó)。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充饥,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展。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嫉妒:

    轰动:

    根据事情的发展。用“‖”把短文划分为三部分。
    抓住要点,写出第二部分的主要意思。
    那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开始时“很不礼貌”,后来是。(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了的作用。
    第六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功夫不负有心人。

    ②有眼不识泰山。

    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徐悲鸿是怎样的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5. 你知道屈原的著作或著作中的名句吗?试着写一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春节

    冰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的。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的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采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段写了哪些内容?
    从初一开始才是真正的新年起点,作者主要选举了哪两件事?为什么这样安排?
    从文章结尾,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7. 修改病句。

    ①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②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③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④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8. 读句子,回答问题。

    学写字不仅要动笔,还要用心,不但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解释“心领神会”的意思。
    用“不但……而且”造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9. 根据课文《米芾学书》内容填空。

    ①米芾开始跟私塾先生学书三年没有长进,但米芾不,还想学写字。

    ②米芾听说秀才字写得好,就跑去

    ③虽然纸很贵,但米芾为了能写出好字,还是满口答应,母亲给她买纸。

    ④认真字帖,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自己的脑子里。

    ⑤明白了写字要用心,不但要,还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称为“书圣”。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现在书店里还摆着他最得意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的印帖,那是古今书法的典范。王羲之的书法是怎样造就的呢?

        王羲之出身在晋代的名门贵族家庭里,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看得很淡薄。他曾经临摹写过好些书法家的字帖,并对他们的书法特点进行仔细地研究。他还专门学习过汉朝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很有心得体会。

        王羲之______善于学习历代书法的长处,______经过刻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他苦心琢磨字体的间架、结构、笔划和气势,一有空就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天长日久,把衣服都划破了。后来,他到永嘉去做官,总在池边苦心练字。每次练字后,就在池里洗砚刷笔,把一池水全染成了黑色,人们称之为“墨池”。就这样,他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吸取——    成就——    喜爱——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他的书法代表作品是

    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虽然……但是……    B.不但……而且……    C.尽管……还……

    王羲之善于学习历代书法的长处,经过刻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说说王羲之为什么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