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现代文阅读

    愚公移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必须绕行,很不方便。愚公很________(恼火  愤怒),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愚公________(号召  召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冀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大家都很________(称赞   赞同)。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     地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     地回答:“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

    听了这番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后来,玉皇大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没有高山________(阻止  阻挡)了。∥

    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在第五、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在文中找出与“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这句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文章已用“∥”分为四段,请写出第二、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

    第三段:

    玉皇大帝是被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了呢?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普罗米修斯》同步练习
  • 2. 同音字组词。

    bēi

    fèn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普罗米修斯》同步练习
  • 3. 拼音写字我最棒。

    jìnɡ pèi

    qū ɡǎn

    lǐng xiù

    chénɡ fá

    huǒ yàn

    shuānɡ x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普罗米修斯》同步练习
  • 4. 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生活

    的深沟

    的工作

    的石浆

    的功绩

    的云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一课一练
  • 5. 初知内容。(读课文填空)

    课文《女娲补天》讲述的是远古时候的造人之神——女娲为了拯救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品质及不怕、甘于奉献的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一课一练
  • 6.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一课一练
  • 7. 按要求写词语。
    黑黝黝(表示颜色)
    世世代代(AABB式)
    欢声笑语(形容高兴的心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一课一练
  • 8. 重点词语理解

    欢声笑语:

    惊慌失措:

    恐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一课一练
  • 9.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创造——

    幸福——

    燃烧——

    立刻——

    危险——

    寻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一课一练
  • 10. 课外阅读。

    殊死搏斗

    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屋檐下的蜘蛛结起了一张一尺见方的捕虫网。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整齐齐。网的正中有一个拇指大小的蜘蛛,它伏在网上,收紧八只脚,一动也不动。从远处看,整张蜘蛛网像一座摆好的八卦(guà)阵。

    我正在吃着午饭,一只红头苍蝇飞来飞去,嗡嗡叫着,真讨厌。我一巴掌打去,苍蝇向上一飞,正好撞在了蜘蛛摆下的“八卦阵”上,一下子被网粘住了。苍蝇为了逃命,使劲挣扎,整个网也随着颤动。

    蜘蛛被惊动了,它伸出八只细长的脚,使劲一撑,身体就站了起来,然后钓住蛛丝,轻快而敏捷地来到了苍蝇附近。在离苍蝇约一寸的地方,蜘蛛停了下来,左右来回走了几步,仿佛是在观察对方,制订擒敌方案。

    半分钟后,蜘蛛发起了进攻。它向前一步,一只脚一下子钩住了苍蝇。苍蝇也毫不示弱,猛地向前一冲,挣脱出来,然后拼命振动翅膀挣扎,想飞起来。无奈身上缠着蛛丝,飞不起来。蜘蛛猛冲上前,几只脚同时抓紧了苍蝇,然后围着苍蝇转圈。每转一圈,苍蝇就挣扎一阵子。怎么回事呢?我再仔细一看,原来,聪明的蜘蛛用丝把苍蝇缠紧,以防对方逃跑呢。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我目睹(dǔ)了这场殊死搏斗 , 想起了幼时的一首歌谣:“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文中加点词语“殊死搏斗”的意思是,这场搏斗的主角是
    细读并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歌谣,完成下面填空。

    “诸葛亮”在文中指;“中军帐”在文中指

    “八卦阵”在文中指;“飞来将”在文中指

    根据短文内容,说说蜘蛛是怎样捕食网上的苍蝇,享用到美餐的。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把蜘蛛捕食苍蝇的过程写得生动具体。你观察过什么动物捕食时的样子?把过程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一课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