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45牛,动滑轮的重力为5牛,若绳的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当物体匀速上升时,拉力F为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A卷)34
  • 2. 利用杠杆都可以省力,与支点的位置没有什么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A卷)34
  • 3.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A卷)34
  • 4.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A卷)34
  • 5. 下列日常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钓鱼时用的鱼竿
    B: 开汽水瓶盖的起子
    C: 缝纫机的踏脚板
    D: 旗杆上的滑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A卷)34
  • 6. 杠杆是否省力和(    )有关。
    A: 用力点的位置
    B: 阻力点的位置
    C: 支点的位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A卷)34
  • 7. 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上分别画出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A卷)34
  • 8. 用杆秤称重物时,杆秤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已知秤锤重5牛,求物体的重力是多少?如果被称重物重30牛,秤锤离秤纽多少厘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A卷)34
  • 9. 杠杆尺的探究。

    小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的秘密,他把挂在左侧的钩码当重物,挂在右侧的钩码当用的力,如图所示。

    左侧3处,是杠杆的点。
    如图所示的测试中,当小明放开杠杆尺后,杠杆尺的状态是(    )。
    在测试中,当杠杆尺保持水平状态时,小明就记录下杠杆尺两侧的钩码数量和悬挂的位置,如下表。

    记录表“▲”处的正确数据是(    )。    
    测试中,小明让(    )保持完全相同。    
    测试中,小明对(    )进行了有规律的增加。    
    在小明记录的所有测试中,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    )次。    
    利用第(3)次、第(4)次、第(5)次的测试数据,可以得到的关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与杠杆是否省力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 
    小明选择了上表中的某三次测试数据作为证据,得出了“阻力点离支点越近,越省力;阻力点离支点越远,越费力”的结论。下列测试数据能支持小明的结论的是( )。
    A.第(3)次、第(6)次、第(9)次的测试数据

    B.第(4)次、第(6)次、第(8)次的测试数据

    C.第(2)次、第(4)次、第(6)次的测试数据

      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卷(B)(工具和机械)
  • 10. 轮轴作用的对比实验。

    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的结论是(    )。  
    在实验二中,如果在轮和轴上各增加一个相同重量的钩码,那么轮轴会(    )。  
    在实验一中,要使轴上的钩码提升1厘米,那么轮上的钩码要下降的距离(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卷(B)(工具和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