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
苏教版
苏科版
济南版
北京版
冀教版
沪教版
鲁科版(五四制)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生命科学 第一册
生命科学 第二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双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连线题
实验探究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 循环往复
B: 逐级递减
C: 单向循环
D: 双向循环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在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能正确表示草、兔、鹰三种生物数量大小的图示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
植被减少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
与
之间的往返循环。
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植物的
作用进入食物链。进入食物链的 “碳”主要以
形式在食物链之间进行传递,最终主要通过
和
两条途径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去。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据研究,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温度逐年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上图说明,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升高的原因是:①
,②
。因此,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
,②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植物体内能量流向动物
B: ③表示植物的吸收作用
C: 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 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分解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 狼
B: 羊
C: 草
D: 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一般说,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约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据此计算,图中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
A: 200g
B: 250g
C: 500g
D: 1000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永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竞赛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种类 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
和
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安中学2019届九年级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生态系统的( )
A: 生产者体内
B: 草食动物体内
C: 肉食动物体内
D: 分解者体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 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 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 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狼吃羊,从本质上讲是为了获得羊身体中的
和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8036
18037
18038
18039
18040
18041
>>
18512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