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 狐狸→狼→兔→草
    B: 阳光→草→兔→狼
    C: 草→昆虫→青蛙→蛇→鹰
    D: 鹰→蛇→青蛙→昆虫→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霞浦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中,一般见不到绿色植物,其制约的主要因素是()
    A: 温度
    B: 空气
    C: 阳光
    D: 水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霞浦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
    A: 青蛙捕食昆虫
    B: 松鼠吃蘑菇
    C: 蛇捕食青蛙
    D: 兔吃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霞浦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下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该食物网中的各类生物间,具有竞争关系的是
    科学家研究发现,洪涝灾害可以使次年蛇的数量急剧减少,由此容易出现大量增多而使农作物受害。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图中蛇获得能量最终来源于,写出图中较短的食物链 。
    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霞浦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动物之间的斗争关系。(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日常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温度和水分
    B: 光和温度
    C: 水分和阳光
    D: 土壤和温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互助
    B: 寄生
    C: 捕食
    D: 竞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是其它生物的食物。(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到因素和因素的共同作用,生物的生存的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请你把下面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并填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桐城市黄岗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