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沼泽地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
    A: 淡水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2.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
    从图中可以看出蛇与鹰之间的关系是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若由于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的鼠类大增,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几种生物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之,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3. 《韩非子·喻老》中诗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生物学角度说明了什么(  )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生物关系是(  )
    A: 合作
    B: 寄生
    C: 捕食
    D: 竞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5.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抚顺社河湿地公园位于抚顺县东部,湿地总面积为403.73公顷,湿地率54.96%,现有各类植物84科223属415种,其中有红松、紫椴、水曲柳、野大豆、黄檗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5种;野生动物31目60科145属205种,其中有白头鹤、东方白鹳、大天鹅、红隼、鸳鸯等国家I、Ⅱ级保护鸟类21种。建设绿地面积7.6万平方米,栽植乔木1200株,灌木18000丛,水草90000丛,芦苇等水生植物3000平方米,绿色植物对环境有降低温度,增大湿度,调节周围气候的作用,增强了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的能力。社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抚顺集湿地保护与利用、湿地科普与宣传于一体的生态新名片。

    社河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通过作用等提高大气湿度,使炎热的天气变得凉爽。同时绿色植物又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使公园空气清新。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生物能环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为保护我国的植被资源尽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6. 下列对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 地球上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C: 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D: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7. 下列各项可以看作生态系统的是(   )
    A: 生物圈中的植物
    B: 森林里所有的鸟
    C: 池塘中所有的鱼
    D: 原始森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8. 三七、人参等植物在密林下的阴暗处才长得好,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土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9.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生物圈
    B: 海洋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荒漠生态系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10.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植物→鹿→羚羊→山鹰
    B: 阳光→草→兔→狐
    C: 植物→鼠→蛇→山鹰
    D: 田鼠→蛇→山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