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8年7月20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第九次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出发,一路向北继续探寻北极的秘密。在本次航行中,“雪龙号”将深入北极中心区域,视冰情探索北极中央航道的适航性。 

     材料二: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对于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材料三: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黄河宁,天下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宁,天下平”,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系统的维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河水中有水蚤、绿藻、河虾、罗汉鱼等生物,这些生物之间会由于的关系形成食物链。 
    去北极科考的人员,回来时不仅要将垃圾带离,还要将自身产生的粪便一同带离,这是因为北极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很少,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问答问题:

    生物圈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图中的A代表生产者,B代表;C代表
    图一中a过程表示作用,该过程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平衡。
    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在短时向内就会在羊体内被分解,说明动物能促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 3.   图一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图二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
    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 瓶中的 。   
    图二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转化成二 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C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 4.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B: 白鼬在春夏季和冬季的毛色变化,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D: 影响仙人掌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水、温度、光照、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 5. 下列这些相互关系中,属于寄生现象的是(  )
    A: 一只鸟在树上筑巢
    B: 蝙蝠给仙人掌传授花粉
    C: 蚊子吸人血
    D: 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 6. 新疆的西瓜比从江的甜,决定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湿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 7. 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a是生产者,则b、c是消费者
    B: 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c→b
    C: bc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捕食
    D: 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 8. 下列有诗句或俗语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
    B: 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影响环境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D: 大树底下好乘凉——环境影响生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 9. 资料分析

    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云杉、祁连圆柏、雪豹、岩羊、马鹿等生物为保护对象。

    在此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为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写出材料中的两种裸子植物
    在“草→岩羊→雪豹”这条食物链中,岩羊属于,如果某种原因导致雪豹数量减少,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岩羊的数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自动调节能力
    有人违规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非法采矿活动,并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请推测一段时间后,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雨后森林中长出了各种蘑菇,它们属于,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通过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参与物质循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 10.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不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只

    明亮

    10℃

    干燥

    纸盒右半侧

    1只

    阴暗

    25℃

    湿润

    A: 左右两侧的湿度应该相同
    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应增加为10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