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夜来香的花朵在傍晚开放,清晨关闭;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张开,夜晚闭合;蝶在白天活动,蛾在夜间活动。以上生命现象主要受哪一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
    A: 温度
    B: 光照
    C: 空气
    D: 水分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2. 稻田养殖是一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为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鱼台县大力推广稻田小龙虾养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图为稻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稻田生态系统除了包含上图成分外,还应包括
    若稻田被有毒物质“汞”污染,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它属于第营养级。
    鱼、虾游动、觅食有助于稻田活水、通气,促进水稻根系的作用,从而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
    稻田养殖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原因是稻田养殖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进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力,利于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3.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图为东营市广利河中生态浮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B: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C: 生态浮床中植物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自水体
    D: 污水流入后该水域仍能保持动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4. 微塑料系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组成;贝类大多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鲸体毛退化,俗称“鲸鱼”,但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原因是
    从海洋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沙蚕、贝类等属于消费者,其误食的微塑料会通过捕食关系沿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

    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原因是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可行的措施(至少两条)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5. 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

    选项

    诗句

    影响因素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温度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光照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水分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6. 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
    文中的“天火”是指,绿色植物将“天火”转化为,储存在它制造 的有机物中,通过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使诗人的笔挥舞”,这个过程是通过完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7. 实验探究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无色透明)、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5

    0

    小鱼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生态瓶2号

    5

    3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3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3号

    5

    5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5

    10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5号

    5

    15

    小鱼存活9天

    生态瓶2-5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中分解者是
    此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由生态瓶1-5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鱼数量相同的情况下,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一般植物数量。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就流入动物体内。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8.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甲~丁代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B: 若乙的数量增多,短时间内甲和丙的数量也增多
    C: 乙、丙、丁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甲合成的有机物
    D: 生物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都是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9.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成分更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C: 枯枝败叶堆积未被及时分解,气候干燥时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D: 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 10.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      
    B: “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D: “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