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周末参加了“美丽滇池,我是行动者”第八届徒步环滇公益活动,被评为“环滇小勇士”,他尝试将观察到的部分生物绘制成如下食物网,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共有条食物链。滇池金线䰾和虾之间的关系是(填“捕食”或“竞争”)。
    绿藻等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其制造的(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若绿藻生活的水城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种有毒物质(W)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W含量最多的生物是。W通过食物链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所以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滇池。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9年中考生物试卷
  • 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 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间只有捕食关系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3. 小明同学对研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很感兴趣,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鼠妇生活的场所都比较潮湿,在干燥的地方基本找不到鼠妇,难道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若你是小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探究的问题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

    针对此问题,假设是:

    你要准备的材料用具如下:不透光的纸.一个大小恰当的纸盒。适量的潮湿的土.适量的干燥的土。正常鼠妇30只。

    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纸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标上甲和乙,其中甲部分的土壤为干燥的,乙部分的土壤应为。实验的变量是。 ②把3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然后用不透光纸将整个纸盒盖住。③将两装置置于且适宜鼠妇生活的环境中。④过 1 小时后清点甲、乙两处鼠妇个数,并记录。⑤重复此实验5次。

    实验结束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30只

    29只

    28只

    30只

    28只

    在本实验中,对照组是

    表中共有5组数据,对此5组数据我们应取其
    实验步骤E中“重复此实验5次”,原因是:

    根据此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一山不容二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5. 甲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简图;乙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关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5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甲中的,猫头鹰与蛇除构成捕食关系外,还可以构成关系;甲图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若乙图表示昆虫所在的最短食物链中四种生物在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请写出该条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 A 减少,则 B 的数量变化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6. 生物小组的同学对4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数目进行了调查。 依据表中数据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荒漠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7. 某同学想探究蚂蚁的取食趋向,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将水槽中设立A、B、C三个小岛,A岛上放置冰糖,B岛放置黄豆,连接如图,请协助完成:

    图片_x0020_100009

    作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取食
    方法步骤:

    ①将蚂蚁置于C岛,发现1只蚂蚁到达A后,10分钟后,蚂蚁全部趋向于A,证明蚂蚁喜欢取食

    ②如果在①完成后,换批蚂蚁,交换桥1和桥2,蚂蚁趋向B岛,证明蚂蚁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声音/气味/动作)

    蚂蚁属于哪一类动物?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8. 对于草原上的鹿群来说,下列哪一项是它的生物因素(     )
    A: 水和阳光
    B: 草
    C: 空气和土壤
    D: 温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时,发现墙角潮湿的花盆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花盆时,鼠妇会迅速爬走。据此,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变量是:
    作为对照组的是实验装置中的环境。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能否得出准确的结论吗?;原因是
    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10. 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另外蚯蚓的钻穴等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这说明了(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 生物存在遗传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