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
苏教版
苏科版
济南版
北京版
冀教版
沪教版
鲁科版(五四制)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生命科学 第一册
生命科学 第二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双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连线题
实验探究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分解者是
,其中生产者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
]
作用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一是通过自身的[
]
作用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二是通过
进入
体内,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三是生物体的遗体和排遗物通过图中
的分解返回无机环境。
动物除了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有哪些作用?
(答出两点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桐城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 现存的每种生物都有着与其坏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海口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一个统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
C: 我们可以模拟地球生物圈的条件,建造供人类长期居住的生物圈Ⅱ号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人类的活动也会对它有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海口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席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以水禽为代表的珍惜濒危物种及生物多样性等,下列说法不正确( )
A: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而不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是
B: 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因为它们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C: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D: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海口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阳光一>草一>免一>狼
B: 鹰一>蛇一>青蛙一>昆虫一>草
C: 鼠一>蝗虫一>吃虫的鸟
D: 花生一>鼠一>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海口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每年制造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
D: 湖泊生态系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海口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下表为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研究目的应为(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黄粉虫幼虫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28℃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28℃
适宜
A: 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C: 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 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光照条件对草履虫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连续进行9天,每天记录各三角瓶中草履虫的数量,最终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初期,草履虫通过繁殖增加数量
B: 数量达到一定的值后,又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空间、营养不足
C: 与光照条件相比,黑暗条件下容易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
D: 草履虫的数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下图这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食物链中最长的一条是
。
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部分和
。
如果兔数量减少,一般不会引起鹰数量发生很大变化,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能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克东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四月芳节尽,山寺桃花始盛外”,形成诗中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
B: 土壤
C: 空气
D: 温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克东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
18512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