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

        后来京京长大了,妈妈说要让他到城里来上学,他就再没见过爷爷。可是爸爸妈妈总吵架,总吵架。一吵起来,妈妈总是打他,一边哭一边打,他害怕极了。他不喜欢这个家,总是想念乡下的爷爷。就像可怜的小凡卡盼望爷爷接他回家一样,京京也盼着爷爷哪一天来看看他。这个凡卡写的信多好啊!京京还没有给爷爷写过信,他不知道自己能写成什么样子。

        他从地上捡起讲义,又挑了一段往下念:“亲爱的爷爷,等老爷家里有挂着礼物的圣诞树的时候,替我摘下一颗金色的胡桃,收藏在我的丝匣子里头。问奥尔迦·伊格纳捷芙娜小姐要,就说是给凡卡的。……”

        这么说,这个叫“奥尔迦”的女孩子一定跟凡卡挺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个好朋友,叫妮儿,就住在爷爷家对门。妮儿有一双特别黑特别黑的眼睛,一笑,那双眼睛就眯缝起来,带着点狡猾的神气。她总是领了京京去摘桑果吃。她会爬树,双手一扯一扯,爬得飞快,跟猴子似的。她让京京在树下举着篮子,自己坐在树上一把一把摘下桑果,扔进篮子里。然后,两人坐在河边的水码头上,把脚丫子浸在水里,痛痛快快地吃桑果,吃得嘴唇和牙齿黑紫黑紫的。

        哦,多叫人怀念的事,跟凡卡信里写的多像多像啊!京京甚至想象得出凡卡写信时的心情,那种期待、盼望、急切的心情。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他真想大声地读一段,用上全部感情去读,这是个多好的故事。

    从文段中你可以看出奥尔迦是个怎样的人?
    妮儿“带着点狡猾的神气”一句中的“狡猾”一词应怎样理解?
    李京京时常回忆起在乡下时和爷爷生活、和妮儿玩耍时的情景,这表现出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想一想你儿时的伙伴、朋友,具体描写一下他(她)的外貌,要求能够突出他(她)的个性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2. 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18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75万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已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人也正是在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因困顿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先找了10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万万没想到却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病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理解下边句子的含义。

    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

    “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这句话体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回答令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
    读过本文,谈谈你对居里夫人的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3. 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跟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李京京为什么读出了眼泪?
    作者怎样描写其他同学的神态,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程老师的声音为什么发颤?
    程老师对李京京前后态度的变化,你认为表现出了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4.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5. 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

        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

        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6. 下面的一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长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健性的发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7. 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

    ①农历九月初九,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相关链接:

    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设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c.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8. 根据数的排列规律在横线上上填上合适的数,并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你的理由。

    2,4,6,9,12,15,19,23,27,31,……

    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9.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忐忑不安

    颤抖

    恼火

    消耗

    擅自

    麦穗

    耸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致女儿的信
  • 10. 依据下面的要求,运用数学证明的基本方式完成下面题目。

    已知:《食物从何处来》中关于异养、光合作用等知识。

    求证: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证明:因为:①

    又因为:③

    所以,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致女儿的信